2014年06月19日08:02 来源:南方日报
6月18日拍摄的开封市杞县大同中学。专题文图据新华社
记者18日晚间从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获悉,截止到6月18日上午,河南通许、杞县已经排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其中通许县4人,杞县3人,正在进行查实认证。对于两县的全部监考人员也正在进行排查。公安部门已对有关人员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派出警力抓捕参与该案的违法犯罪分子。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称,河南省已查实普通高考替考127人,当前普通高考评卷工作在正常进行中。
记者从河南杞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两名被替考学生的家长、涉事监考老师及主考等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接受调查。
记者18日上午来到了事发地杞县大同中学,学生们刚刚下课,不少学生正在操场运动。记者注意到,事发地点在杞县教体局西侧,距离不到一公里。
在大同中学门口,一名上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阻止了记者进入中学采访的要求,他表示必须经过校领导同意,拿介绍信方能采访。随后,记者来到杞县教体局,一楼大厅工作人员表示,教体局十几个房间已经被全部占用,公安人员正在录口供。
杞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臧振峰说,17日下午媒体播出相关报道后,杞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公安局、纪委监察局、教体局等部门组成的调查处理小组。并根据报道视频,排查出被替考考生及监考老师。公安机关通过调查涉事车牌号,已经查出考生家长,目前这些人员均在接受调查。
进展
武汉警方着手调查
不排除社会人员冒充高校教师招募大学生“替考”
日前有媒体报道河南杞县等地高考“替考”事件。报道称,有自称高校教师的组织者在武汉高校物色大学生,到河南参与高考“替考”。武汉警方18日表示,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武汉警方表示,17日下午武汉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通知武昌区公安分局水果湖派出所民警初步了解情况。随后,武昌区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接到举报后,按照110接警“首接负责制”的原则,指令武昌区公安分局首先受理,洪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分局配合,目前已着手进行调查。
武汉警方透露,视案情进展,或将与河南警方联手,彻查这个“替考”团伙。警方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以及高校反馈看,不排除社会人员冒充高校教师招募大学生“替考”的可能。
湖北教育厅督促高校核查
华中科大正进行排查
近日有媒体披露武汉在校大学生赴河南“替考”一事,湖北省教育厅表示,督促有关高校认真调查核实,一旦发现在校学生或教师参与高考代考,由相关高校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正在进行排查,并全力支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若查实有人员参与其中,将依法处理,绝不姑息这种违法违纪行为。
声音
河南杞县被曝光“替考点”学校校长:
“替考”背后就是一条腐败链
河南杞县二高是被媒体曝光的存在“替考”的考点之一,校长白世平是一个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育”,他说,防“替考”或作弊,关键还是管好人,“替考”利益链背后就是一条腐败链。
能做到的不是一般人
白世平当时担任该考点的6个副主考之一,主考为该县教体局的一位副局长。白世平说,他当时作为副主考之一,主要做一些硬件的外围保障工作,看了有关媒体的报道后也很惊讶,“没想到这么严格的情况下还会有人‘替考’。”他说,当时监考老师上报有2个或3个有异常情况的考生,但后来经主考、副主考的核实确认排除了作弊的可能。
“现在的考试制度是这样的,主考、副主考包括巡考在考试期间是不允许进入考场教室内的,为的是防止他们作弊如递纸条什么的,所以考场的两名监考老师就对整个考场负有很大责任,如果他们发现问题不上报,那其他人很难发现问题。”白世平说。
白世平说,每个监考老师只有在开考半小时前去领试卷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监考哪个考场,而安排监考顺序是由市招办负责的,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做工作?但如果是事先安排好的,谁能做到这一点?肯定不是一般人。
关键还是管好人
白世平说,这个事情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因为高考的重要性,难免让一些人产生作弊、“替考”等想法,但是能不能成功就跟我们的管理有很大关系。客观讲,近年来高考越来越严格,使用的科技手段也越来越多,比如使用指纹机,但人对它视而不见,指纹机管什么用?所以关键还是管好人,“替考”利益链背后就是一条腐败链。
“监守自盗”,防范措施“牛栏关猫”
■分析
监考费一上午才100元,部分考务人员是“心不甘情不愿”,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防止高考替考,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了指纹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仪等身份识别技术。今年高考前夕,湖北省教育厅还下发通知,要求高考期间高校学生“一般不允许请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杞县高考替考的“枪手”正是来自不能请假的湖北在校大学生。
杞县高考替考事件说明,在考务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况下,各种防范替考的技术和举措成了“牛栏关猫”。
陕西省洋县高考替考事件中,学校为了追求高考上线率,由教师出面组织部分高二学生替考;安徽省砀山县发生的严重高考团伙舞弊未遂案,这个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招生办负责人、砀山中学的4名教师及县公安局2名派出所负责人都卷入了案中;河南郸城替考案中,包括郸城县教体局局长、招生办主任等10多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调查发现,天水高考移民替考案中,天水市秦州区招办在审查中发现了高考移民考生,但秦州区招考中心主任缑金海在收受1000元好处费后,仍给移民考生发放了准考证。
此次河南杞县替考事件尽管仍在调查中,但种种迹象表明,考务人员被买通才使得替考者一路绿灯。
从近年来查处的替考案来看,很多替考者直接拿着被替考者准考证、身份证进考场,这显然需要买通考场监考人员。有的是在高考招生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弄一个准考证,最后再请招办的人把图片信息还原成考生本人。河南郸城的舞弊手段就是给替考者办假准考证,在高考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照片,或者报假名、买通监考老师等。
广州市招办主任林洽生说,考务工作人员目前在选派、培训和教育上还是不够力度。目前考务人员的组成大部分是学校老师和少量的社会招聘人员,这些人大多没有把高考监考视为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仅是当做一个硬性任务,责任心普遍不强。尤其是监考费一上午才100元,部分考务人员是“心不甘情不愿”,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大城市替考现象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城。”一些教育考试部门认为,小地方人际关系更加密切、法律意识更加淡薄,少数考务人员由于人情所托或利益的驱使容易与不法分子勾结。
作弊入刑才能起威慑作用
■建议
作弊入刑才能起威慑作用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由他人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对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的在校大学生,还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这样的规定仅仅只是针对‘枪手’和被替考的考生,对幕后的策划和组织者威慑力不够。”江西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颜三忠教授说,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包括替考在内的很多考试舞弊行为的违法成本太低,不法分子肆无忌惮。
颜三忠说,高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舞弊行为频发,已经严重危害社会公平,建议尽快制定考试法并对刑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对考试的全过程作出法律规定,明确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让参与替考等考试舞弊者受到严厉制裁、付出高额成本。
“作弊入刑,才能起到威慑作用。”广东省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也认为,应尽快出台考试法,从刑法层面加大替考等舞弊行为的惩治力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