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7日16:41 来源:甘肃日报
捍卫法律尊严 维护社会稳定
捍卫法律尊严 维护社会稳定——凉州区公安局打防并举破命案防命案纪实引题题一题二
命案是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之一,它不仅损害公民人身权利,给受害者家属的心灵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人身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为此,凉州区公安局牢固树立“命案必防”和“命案必破”的理念,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运用多种侦查措施和手段,强化命案侦防力度,抓实抓细命案侦防工作,使全区连续三年命案现案全破命案发案逐年下降。2011年至2014年6月,全区发命案42起,破获42起,另破获命案积案18起,现行命案破案率连续三年100%。有力打击了严重刑事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一
凉州区公安局以侦破命案为龙头,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了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三年来八类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下降,特别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街面“两抢”、盗抢羊只、盗窃摩托车得到遏制。
凉州区公安局把“命案必破”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健全完善命案联动攻坚机制,实行“五长联动”同步上案机制。发生命案,局长、分管刑侦副局长、刑侦大队长、辖区派出所所长在发案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侦破工作。明确局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刑侦局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刑侦队长和辖区派出所所长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专案专办,责任到人,做到案件一日不破,责任一日不卸,侦查一日不停,人员一日不休。2012年8月1日,凉州区公安局接到天祝县一群众报警,说其妻聂某于7月17日在暂住地凉州区和平镇枣园村出走至今未归,请求调查。接报后经对聂某活动轨迹搜索和案情综合分析,确定失踪人员聂某可能被害。初步认定系命案后,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组织民警利用公安信息网在全国范围内对无名尸体进行分析排查,并深入展开外围调查,对聂某失踪前活动轨迹和交往人员进行摸排调查。经过20余天抽丝剥茧的线索排查,最终发现与聂某长期保持情人关系的张文希在聂失踪后销声匿迹,有重大作案嫌疑。初步确定张文希有作案嫌疑后,专案组民警连续作战,放弃休息时间,昼夜展开搜捕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缜密侦查,2012年8月28日,专案组民警将潜藏在新疆乌苏市的犯罪嫌疑人张文希成功抓捕归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文希与聂某交往期间,因聂嫌给的钱少,对其爱理不理,怀恨在心,萌生杀机,2012年7月17日下午15时许将聂凤存哄骗至自家玉米地用扳手将其打晕用绳索勒颈杀死,后伙同其妻杨凤英将尸体抬至一荒地进行掩埋。
凉州区公安局制定了命案侦破考核办法,将侦破命案同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考评挂钩;对命案侦破实行一案一奖;对在命案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表现突出的及民警进行表彰奖励;对案件侦破当中失职人员实行责任倒查。实行“无条件用警、无条件配合、无条件保障”的超常规侦办模式,本着“命案优先”原则,充分整合内部资源,优先保障人员、车辆、装备、经费等命案侦破工作所需。一方面,切实落实命案侦破经费由局列支全额保障,解除侦查民警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优先为刑侦技术部门配备精良装备,为侦破命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不断健全110指挥体系,紧抓命案攻坚黄金战机,按照快出警、快勘查、快走访、快追捕、快审查的“五快”要求,刑侦、防暴、治安、网安、情报、派出所等各警种快速联动反应,现场勘查、巡线查缉、技术侦查、设卡堵截、统一清查等侦查措施视情同步展开,形成命案攻坚整体合力。2012年3月20日12时许,凉州区五和乡下寨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凉州区五和乡下寨村七组村民张华,因琐事与同村村民张某发生纠纷,张华持随身携带匕首将张某捅死后逃逸。局主要领导、分管局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警力设卡堵截、设点盘查、清查追击。3月20日晚21时,将乘车向兰州逃逸的嫌疑人张华抓获。
二
凉州区公安局将命案积案侦破与现行命案侦破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命案积案侦破。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领导任副组长,刑侦、技术、网安、户政、监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命案积案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长双责制、领导包案制、警种负责制、三级捆绑制等责任机制和“一案一奖、一逃一奖”的奖励机制,逐案成立专案小组,因案施策、因人施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打“传统战、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强力开展命案积案攻坚。
打“传统战”。凉州区公安局充分挖掘、利用传统侦查手段的优势,获取破案线索。1999年1月15日晚7时许,犯罪嫌疑人凉州区和平镇农民李虎,在凉州区和平镇枣园村六组与其叔叔李某林因琐事发生争吵,李虎持水果刀将其叔捅伤后逃跑。侦查员针对逃犯“逃而不离,离而不远,远而有联”特点,围绕犯罪嫌疑人亲属展开侦查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2014年3月李虎亲属向侦查员透漏李虎已于2001年5月在广东溺水死亡,骨灰掩埋在陕西。专案组民警随即赴陕西、广东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调查核实,经查:1999年嫌疑人李虎改名为丛建新潜藏在广东省江门市,2001年5月12日犯罪嫌疑人李虎在江门市蓬江区下水摸田螺时溺水死亡。
打“信息战”。凉州区公安局紧紧抓住逃犯“逃而不离,离而不远,远而有联”特点,充分利用公安网和互联网的资源,依托各种查询系统、情报研判平台,搜寻逃犯及其家属的有关活动信息,顺线开展工作,查找破案线索。1999年3月19日,凉州区韩佐乡红花村十一组的村民贾某霞,因琐事被同组村民王金存用刀捅死,后犯罪嫌疑人逃匿,多次追捕未果。命案积案攻坚开始后,刑侦一大队专案组民警围绕嫌疑人亲属及社会关系展开秘密摸排,发现嫌疑人外逃后其丈夫和子女的户口相继外迁新疆,顺线展开追踪,经过大量分析研判和联系新疆警方协查,最终摸排确定犯罪嫌疑人王金存外逃后,已化名为罗海霞并藏匿在新疆阿瓦提县,追捕组赶赴新疆将犯罪嫌疑人王金存抓获归案。
打“科技战”。凉州区公安局对命案积案现场提取的指纹、掌纹、血迹等痕迹物证,进行复检和查询比对,并拓展思路,利用科技手段对一些痕迹重新开展工作。2003年9月14日11时10分左右,甘肃陇海陶瓷有限公司大门西侧小路上一辆出租车司机被杀死在车内。2014年1月,技术室民警将“2003.9.14”抢劫杀人案现场指纹进行检索查询时,成功比中该案现场指纹为嫌疑人聂永浩左手食指所留。根据这一重大突破,刑侦二大队民警迅速调整思路围绕聂永浩展开侦查工作,最终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聂永浩、林福仁,成功破获一起沉积11年的“无头”案。
打“合成战”。凉州区公安局坚持“刑侦、技术、技侦、网安”四位一体,同步上案,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挖掘破案信息和线索。1998年8月5日晚10时许,犯罪嫌疑人潘吉生在原武威市发放乡贾家墩村三和舞厅娱乐时与同在一舞厅娱乐的赵青、赵虎发生冲突,犯罪嫌疑人潘吉生持刀将赵虎、赵青捅伤,致赵虎当场死亡、赵青重伤后潜逃。2014年1月份,刑侦一大队民警通过秘密侦查,获悉犯罪嫌疑人潘吉生有可能藏身新疆。专案组民警远赴新疆展开工作,在伊犁、库尔勒、昌吉等地辗转展开搜捕工作,在武威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大力支持下,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藏身地点,将藏匿在昌吉州玛纳斯县的犯罪嫌疑人潘吉生成功抓获归案。
三
整治治安乱源,防范命案发案。凉州区公安局加大行业场所的管理力度,与各行业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不在场所内发生大要案、发生有苗头性的案件;明确行业场所负责人在案件发生时及时报警,控制事态,有效限制娱乐场所夜间营业时间;定期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滚动整治工作,积极防控“黄、赌、毒”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大压缩因此类案件升级引发的命案空间。
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命案潜在隐患。凉州区公安局针对因民间纠纷打架斗殴容易引发命案的情况,加强与司法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解”活动,强化治安调解,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从源头上防范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最大限度消除引发命案的潜在隐患。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解决诉求、冷静处理矛盾,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健全预防控制网络,强化高危群体监管。凉州区公安局深入排查扬言报复社会、行凶杀人重点人员以及“武疯子”、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开展风险评估、法制教育、心理疏导,逐级建立档案管理,落实关注、监控、管控等措施,及时消除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发生命案的人群及场所突出“防”字,对重点人员和有前科劣迹人员突出“帮”字,对无业人员和外流、暂住人员突出“管 ”字,真正形成高密度、全方位、多手段的预防控制网络。
建设防控体系,打击防范保稳定。凉州区公安局针对“两抢一盗”案件易于诱发命案的特点,在打现行的同时,不断强化“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辖区治安乱点、偏僻路段的巡逻和管控力度,有效预防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案件的发生;在全区重要出入城口设立卡点,加强可疑人员、车辆进行盘查检查,对携带管制刀具的可疑人员加强审查及打击力度,为及时打击预谋犯罪,防止引发命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强化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密切联系、指导、监督居委会的治保联防队伍开展单位、小区巡查,防止打架斗殴,盗窃变抢劫等案件升级为命案的情况发生。
马顺龙
(来源:甘肃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