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刘立峰
经济学博士出身的李克强在第一次总理发布会上宣告,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正是“手”的问题,让李克强总理频频“痛批”。(6月15日 新京报)
从拍桌子副部长老子办低保,到警告官员别在审批权上打“小算盘”、“小九九”、“变戏法”,到拍案豪华办公楼风景线,到督查“政策不出中南海”的政策执行走样,李克强总理频频“痛批”官员尸位素餐,乱伸之手。一国总理,日理万机,但却从小事着眼,深查制度弊端,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有这种使命担当,时时查摆问题关键,督导部门下属,打造政令畅通、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又岂能如此阻力重重?
一方面,许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庸政懒政,尸位素餐,一方面许多权力的手闲不住,滥权揽权,而另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为官不为,不好好为人民服务,却整天想着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享受工程,这些漂亮的“四大工程”树立起来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却跌倒了。那么如何根除这些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现象呢?
其一,对庸政懒政,尸位素餐者要让他们责任与岗位挂钩。对于此类喝茶看报式干部,要以党委领导督促,组织纪检考核,人民群众监督举报的方式对其全面考察。党委要及时对其戒勉谈话,警告督促,如果屡教不改,依然我行我素,就要毫不留情对其降职、调离直至开除公职处分。只有勇于清除懒政岗位,才能迎来勤政公仆。
其二,对于那些权力之手闲不住,什么都想摸一摸的领导干部要束起他们的权力手脚。对于此种不务正业、东奔西走式干部,要让他们晒出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并公示上墙,让他们的权力之手时刻接受人民群众雪亮双眼的监督,此外,也要防止这些权力之手以“有关规定”、“可灵活掌握”、“必要时”等借口滥权揽权,增设各种审批权和临时机构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其三,对于那些为官不为,却热衷“四大工程”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提升城市规划、项目土地审批权限,一方面要定期督查、审计财政收支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民生财政拨款被挤占挪用,就要严厉追究相关责任者,并以毫不手软的态度防止各种“先上车后买票”的“四大工程”上马、建设、竣工、验收。
各种尸位素餐、庸政懒政、滥权揽权现象破坏的是市场经济公平畅通,伤害的是党和政府形象,损害的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利益,而得益的却是极少数人。可以说,正是这些现象导致了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和中国社会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尴尬。而铲除这些滋生腐败的沃土,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责任感,一方面更高一级的领导干部也要不负使命,勇于担当,只有各级党委政府与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层层监管、上行下效,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形象才能真正竖立于人民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