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稻草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3日主持召开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四十次会议。强调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6月4日 《人民日报》)
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绘制之后,人才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改革的每一步都要人才去落实。故而,要开放人才政策,打开大门、敞开胸怀,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但要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必先破除四道阻碍的“门槛”。
一是任人唯亲之“门槛”。一些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时,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于是形成官场“小圈子”、“小团体”,阻碍了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地方则大胆破“格”用人,以“不拘一格”为由,大搞因公谋私、顺水人情,结果将一些才能拔尖、业绩突出的真正人才拒之门外。破这道“门槛”,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不以原则换人情,不以亲疏看高低,严格按照政策、制度和程序办事。
二是妒贤嫉能之“门槛”。一些领导干部私心作祟,妒忌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害怕他们危及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打压”优秀人才,人们常称这种人得了“红眼病”。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对待优秀人才应该是包容和鼓励,而非“羡慕嫉妒恨”。领导干部应该心胸豁达、宽厚待人,把比自己优秀人才作为老师、朋友对待,从他们身上得提高,岂不是更好?
三是论资排辈之“门槛”。中国十三亿同胞,从来就不缺人才,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敢于起用拔尖人才。事实上,人才身上最重要的就是实干能力,而非资历、辈分和贡献等“浮云”。对于掌握先进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专业才能的人才,要破除一般的程序,破除单纯讲资历、片面论辈分的思想,破除按部就班走台阶的框框,多给他们展示才干的机会,让其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四是求全责备之“门槛”。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无法达到十全十美、毫无缺点,选人用人关键是选拔合适的人才,而非事事皆通的“全才”。一方面看人要看大节、看主流、看发展,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敢于用人所长、尽展其能;另一方面要容得下“过错”,敢于使用“有过失误”的人才,这些改过自新的人才也是“好钢”。人才可贵,但只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之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就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