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
1943年,习仲勋调任绥德地委书记,在机关生产动员会上,带头承诺,要努力加强身体锻炼,争取不花公家一分药费,告诫广大干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加强身体锻炼,更好地建设祖国。
习老的承诺是面明镜,一方面表态要加强身体锻炼,另一方面表明了不给国家添麻烦的决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然而,当下,一些党员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熬日子”,不愿到基层走一走,导致群众工作没做好,身体健康没搞好。对此,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应多读书、多锻炼、少应酬,舒缓压力,强健体魄,以最佳状态投身祖国建设。
多读书,创造一个“好心态”。古语曰:“士不可一日无书,更不可一日不读书”。读书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三省其身”,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党员干部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中央及有关部门推荐的书目,还要读彰显党员干部“个性”的书目,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及时扫除“四风”之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多锻炼,打造一个“好身体”。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告诫年轻人要多做运动,多搞体育,把身体搞好。新中国成立后,从陈毅的“围棋外交”、周恩来的“乒乓球外交”,到现在总书记的“足球外交”,无不透露着领导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因此,党员干部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更要培养一项体育爱好,从闲暇时活动筋骨开始,常去打打球、下下棋、跳跳绳,不断强健体魄,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少应酬,营造一个“好环境”。总书记在兰考县考察时曾提出,“要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党员干部要学会减少应酬,尤其要拒绝不合理应酬,多抽时间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