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长期以来,我们党内习惯以“同志”相互称呼。互称同志,代表着一种民主与平等、亲近与尊重。然而,曾几何时,这种亲切称呼却被“头儿”、“老板”、“老大”或“哥们”、“兄弟”等所取代,出现了江湖化、庸俗化倾向。一个称呼,虽看似小事,却折射出一定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可轻视。
也正因如此,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指出当前广东省党政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等,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与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极不相称。
笔者认为,此通知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值得点赞、值得“扩散”。称呼,可以反映出双方的社会关系。在封建社会,“万岁”、“老爷”、“小人”、“奴才”等称呼,直接拉开了封建帝王、官员与平民百姓的等级和距离。现如今,我们党不是朋党,不是帮会,党内不能称兄道弟,更没有龙头老大。“头儿”、“老板”、“老大”之类的称呼,无形中把一些市侩气、江湖气带到党内来,同样人为地拉开了人际距离,扭曲了党内和社会生活中成员之间互相平等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连接干部群众的感情纽带,影响了党的纯洁性。
正像通知中所说的,称呼问题反映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广东省纪委特别强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在笔者看来,规范党内称呼,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职务有高低之分,分工有千差万别,都是人民勤务员。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要大家互称同志,改变以职务相称的旧习惯。为此,党中央于1965年12月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出了通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一次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主张,要求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称职衔。
由此观之,党内称谓关乎党的作风和形象,远离“庸俗化”、“江湖气”,让党内称谓回归“同志”,检验的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加强和改进党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内生活健康的一种具体体现。时下,我们正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聚焦解决“四风”问题。解决“四风”问题,不能忘记规划党内称呼。党内称呼容不得“庸俗化”、“江湖气”,不让党内称呼变味,可以有效地制止党内官僚之风、庸俗之气的滋生蔓延,让同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纯洁,让党内风气变得更清新。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