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工作动态>>党外知识分子

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 系首位获奖中国学者

2014年04月22日13:20    来源:清华新闻网

原标题: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 系首位获奖中国学者

  北京时间3月31日晚11点,当地时间下午5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 古斯塔夫为施一公颁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施一公教授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35年以来的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图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 古斯塔夫(右二)为施一公(左一)颁奖。记者 陈鹏翔

  古色古香的斯德歌尔摩音乐厅,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院长Barbara Cannon女士宣布颁奖仪式开始。在庄严而又热烈的氛围中,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贝尔基金会副主席Staffan Normark院士宣布:瑞典皇家科学院最重要的国际性大奖之一——爱明诺夫奖今年颁给中国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施一公身穿燕尾服走上领奖台,接受瑞典国王的颁奖,接受现场200多位科学家的祝福与敬意。

  爱明诺夫奖是由瑞典皇家学院于1979年设立颁发的国际奖项,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个别年度空缺。施一公教授是2014年爱明诺夫奖的唯一获奖人。

  在颁奖典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贝尔基金会副主席Normark院士介绍,2014年是世界晶体学年,因此,今年爱明诺夫奖的评选和颁奖更为隆重。Normark院士专门介绍了施一公教授的重要学术贡献,并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Eric Lander教授做了“The Secrets of Human Genome”(“人类基因的秘密”)的学术前沿讲座;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Sven Lidin做了题为“Does Crystallography blind us with images?”的科普讲座,内容围绕晶体学发展史及其应用展望展开,阐释了晶体学对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对施一公教授杰出的学术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颁奖仪式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北欧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酒会及宴会,包括瑞典国王和王后、瑞典政府多位官员和众多科学家在内的人士共聚一堂,在热烈的气氛中交流心得,分享科学之美。

  当地时间4月1日,作为爱明诺夫奖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举办为期半天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施一公教授将做获奖者专题报告,另外四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的科学家也将做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

  爱明诺夫奖自1979 年设立以来,有来自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美国、以色列、日本、英国、瑞典、德国、荷兰、奥地利、瑞士和中国13个国家的46名科学家荣膺该奖项。

  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1739 年。自1901 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 1968 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此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及爱明诺夫奖三项国际性大奖。

  施一公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13年相继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研究。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共同协同保证机体的健康和稳定。细胞凋亡的异常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还能够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重要靶点和线索。自1998年以来,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的一项科研专利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记者 顾淑霞)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