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5日07: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莫斯科、布鲁塞尔、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林雪丹、吴刚、宋豪新)14日,乌克兰东部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在代行总统职权的乌克兰议长图尔奇诺夫13日晚向亲俄抗议者发出最后通牒后,抗议者不但没有对通牒做出任何反应,14日早上还加固了通往市区和警察分局周边的路障。据报道,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已造成至少一名当地官员死亡、数人受伤。
乌克兰议长暗示“不反对”就“国家类型”举行公投
鉴于连日来乌克兰东部局势持续升级,图尔奇诺夫14日暗示,“不反对”就“国家类型”举行公投,以确保东部地区留在乌克兰。图尔奇诺夫当天在议会表示,他确信公投结果将会证明绝大多数乌克兰人希望乌克兰成为一个团结、独立的国家。他建议公投在今年5月25日总统选举日当天举行。
13日晚,图尔奇诺夫表示,将动用乌全部武装力量对东部地区实施大规模“反恐特别行动”,他同时向东部地区亲俄抗议者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抗议者在14日上午9时前交出武器、撤离政府办公楼。然而据报道,抗议者不但没有对此通牒做出任何反应,14日早上还加固了通往市区和警察分局周边的路障。
本月6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3个州的亲俄罗斯民众举行集会,提出在乌克兰实行联邦制等要求,并冲击、占领州政府大楼。图尔奇诺夫8日下令在东部地区开始实施“反恐行动”予以应对。随后,当局与示威者发生冲突,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一名地方官员死亡、数人受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柳丰华表示,乌克兰政府的“反恐行动”造成人员伤亡,可能在该国东部地区激起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如果“反恐行动”快速、高效,局势容易控制;反之,局势有失控危险。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动荡是乌克兰危机的延续,其解决也应在乌危机调解的总体架构下进行,当务之急是促成美、欧、乌、俄四方会谈。
联合国警告乌克兰危机恶化将波及整个国际社会
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应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请求,联合国安理会13日晚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塔兰科在会上警告说,如果相关各方不立即采取努力缓和局势,乌克兰危机将进一步恶化,而其“外溢效应”将给乌克兰、俄罗斯和广大欧洲地区带来严重后果,并波及整个国际社会。
俄外长拉夫罗夫14日表示,俄罗斯不会破坏乌克兰稳定,乌克兰的完整、统一、全民平等符合俄方利益,但是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宪法改革实现。他批评乌克兰当局武力镇压东部地区民众和平抗议“严重破坏”调解危机的合作,并批评西方国家在对待基辅和东部地区民众抗议时采用双重标准。
为缓解自去年11月以来不断恶化的乌局势,俄、乌、美、欧正在讨论举行解决乌危机的四方会谈。俄罗斯外交部14日发布消息称,俄已准备好同国际社会就解决乌危机进行合作,包括与乌、美、欧共同举行四方会谈,但会谈的举行将取决于乌当局的决定。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俄不会放弃任何通过谈判、法律或和平途径解决乌东部冲突和乌危机的可能,因为乌和平稳定对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
法国总统奥朗德和英国首相卡梅伦14日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电话磋商。他们强烈谴责连日来发生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暴力事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进行对话,使局势得到缓和,并尽快找到一个和平解决危机的方案。
欧盟成员国外长14日在卢森堡召开会议,商讨乌克兰东部冲突相关事宜,并讨论是否鉴于乌克兰事件对俄罗斯实施更加严格的经济制裁。欧洲媒体分析认为,由于成员国担心对俄强力制裁会影响俄罗斯的对欧能源输出,欧盟就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经济制裁没有达成共识,欧盟委员会也未准备好经济制裁的具体建议。
中方希望乌克兰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
在14日举行的第四轮中德外长级战略对话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看法。王毅强调,乌克兰问题发展到今天,有非常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背景。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中方在危机初期就提出三点主张,包括尽快设立国际协调机制,讨论政治解决的各种途径直至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各方均不采取激化局势的行动等。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4日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希望乌克兰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在充分考虑和照顾各地区、各民族合法利益和关切基础上,通过政治对话寻求化解危机的途径,促进乌克兰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5日 03 版)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