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漂泊35年返乡竟成“黑户” 民警上门为老汉补录户口

2014年04月11日16:5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漂泊35年返乡竟成“黑户” 民警上门为老汉补录户口

民警将户口本送到郑老的家中。 贺欢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贺欢 通讯员/刘仁进 吴小健)“我终于有身份了。”昨日,清新区浸潭镇大陂头塱岗村的郑金苗在家接过民警送来的户口本,瞬间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与感动。在这之前的35年,他一个人在东莞漂泊,如今年迈归乡却发现户口没了,不禁感伤:“终于回了家,连最基本身份都没了,家也不再是家了。”

  据了解,71岁的郑老曾因为没户口未能成婚,回家乡之后想要寻“根”,向浸潭派出所提出了补录户口的申请。当地民警受理了申请,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帮老人找回了“身份”。

  在外漂泊只能进建筑工地

  时间回到1978年,那时的郑老才35岁,梦想走出清远到外面的世界闯闯,毅然离开了家乡去了东莞。因没有多少文化,郑老走进了建筑工地干起泥瓦工。打工期间,郑老很少回到家乡。

  在其堂侄的印象中,1998年郑老回了一趟老家,呆了仅仅两天就走了,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郑老回忆说,那时回来是因为有事情需要办理临时身份证,没想到回东莞不久后就被人偷了。

  没有身份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身份得不到确认,郑老尝试过去工厂车间找工作,均因为无身份证被厂方拒绝。“没想到一开始去建筑工地干活,就注定了只能在那里做事。”郑老告诉记者,一般的工作需要提供身份证才肯接收,而建筑工地一般缺人,只要肯干活就能进,“很无奈的,别的地方去不了,只能在工地里拼命地干。”

  有过心仪对象但没能成婚

  记者昨日在郑老家采访时,见到了这位沧桑的老人。记者侧面了解到,郑老至今都没有结婚,上无老下无小,如今孤苦伶仃地住在一间残破的旧房当中。

  为何这位老人至今未娶?郑老告诉记者,35年前在家的时候是有户口的,那时候家里经济困难,吃了上顿着急下顿,压根就没有能力娶妻生子,结婚的事情也就搁浅了。

  “心仪的对象肯定是有的,但是没办法呀。”郑老笑着告诉记者,在东莞打工那段时间,有碰到过很好的对象,但一想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就退缩了,“再说我连身份证都没有,也不可能跟她结婚,所以这个事情想都不敢去想。”

  漂了35年回家找到“根”

  时间一晃35年过去了,郑老已年迈体衰,考虑到在外头无依无靠,归乡之意极为迫切。去年年底,郑老终于作了最后的决定,不顾一切回到了家乡浸潭镇。令他意外的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常年在外不回来,户口漏登了,没户口了。”

  听到此消息,郑老感到非常忧伤。他感慨道:“好不容易铁心回家了,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却连我的户口都没了,家也不再是以前那个家了。”

  没了户口,郑老感觉自己就是回家没了“根”的人。今年2月底,他尝试着向浸潭镇派出所申请补录户口。该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发现了郑老的需求,又因他目前是孤寡老人,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派民警上门确认身份,帮其补办相关材料,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帮他找回了“身份”。

  好心民警昨日将办好的户口本送至郑老家时,郑老感到非常的意外:“怎么这么快就办好了。”接过户口本,郑老像个孩子般查看自己的“身份”。民警还告诉记者,郑老目前经济上有些困难,有了户口本之后,村委会将帮其申请低保。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