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珠山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对子女的教育甚严,在刘伯承写给子女们的信中,谈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廉洁的品行,要靠平时俭朴的生活养成。”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说“父亲要我下去体会一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还很严肃地指出,干部子弟生活优裕,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将会养成资产阶级意识。他说下农村是好事,不要让人说我们是‘红墙里的贵族’。”
应当说,刘伯承不让子女当“红墙里的贵族”是一面镜子,彰显出其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虽然,刘伯承对子女的教育近乎苛刻,但却给子女留下了克勤克俭、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留下了严于律己、不搞特权、不谋私利的家风。
时至当今,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是忽视家风,不仅将不良作风带到家庭,影响家人,还会给有些人提供可乘之机;有的干部对子女的教育可谓是一塌糊涂,往往是在家人面前“言听计从”,在亲情的游说面前总打败仗。其实,加强对子女教育,不是一件小事。领导干部这项事情做不好,不仅会影响子女及自己前途,还会直接影响社会,败坏党风和民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是关乎干部作风建设的大事,是关乎政风、党风的大事。作为领导干部,对自己子女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从小就要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锻炼,养成勤俭节约、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而不是让他们享有、享受特权。父母为官不是为了给子女做后台,也不能为子女的过失买单。作为干部的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子女的动态,而不是任由他们做自己想做得事,让他们将一个观念时刻牢记于心:干部子女无特权。
从严教育子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作为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锻炼,不断改造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子女作好表率、树好榜样;要对子女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对亲属和子女“约法三章”,坚决不越“红线”,守住底线,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摆正大家与小家的关系,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