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9日19:58 来源:南方日报
魏英
近日,三水公布《审批服务事项最低时限办结承诺制目录》,全面推行“3天上报、5天办结”及“最低时限办结承诺制”。1061个事项的平均审批时限从改革前的17.5工作日,缩减到5.3工作日,审批提速69.7%。
这无疑是三水今年在行政改革领域的一大举措。行政体制改革历来是佛山的重点。纵观周边地区,南海率先在全省推行“三单管理”,顺德则出台责权清单。三水的“时限办结承诺制”着眼于行政审批时限,让市民办事能够更快捷方便。
或许相比南海、顺德,三水在这方面的脚步有些慢,但也不得不对其点个赞。毕竟笔者此前了解得知,很多企业对于“办事难、时间长”已经颇有感触。这一制度的出台将原本的弹性时间取消,无疑是对于行政审批部门的一次“自我加压”。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这一“最低时限办结承诺制”的实施除了在制度上对于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之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往,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事情过多,对于一些审批事项往往会有所拖延,这也就导致“不到最后一天绝对不出结果”的现象屡有发生。而这一承诺制就在于转变工作者的意识,让其意识到,限时办结是责任,绝无弹性空间。
弹性空间的消失,也意味着权力寻租空间的消失。以往,为了快速办理某项业务,企业、市民可能会走关系、走后门,弹性空间难免存在权力寻租空间。取消弹性时间,则意味着限时办结非但不需要送礼走后门,甚至未如期办结还需要部门担责。
制度出台之后,如何确保实施?笔者了解到,除了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和区督办中心全程跟踪督办之外。三水还收回各部门在佛山市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三水区的审批事项配置权限,这也就意味着行政部门如果要修改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必须统一由三水区审改办进行动态调整,严把时限设置关,杜绝对办结承诺时限的随意修改,避免“朝令夕改”。
改革初期,部门实施的积极性自然不必担心。但当这一切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工作时,会否出现“朝令夕改”让最终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审批时限配置权限的收紧,无疑是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让政策更具延续性。
自我加压,自然值得点赞。只是笔者也期望在行政审批领域的改革不止于此。毕竟,很多事项倘若不细化,或许影响行政审批领域的就不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