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派位新政之下 更要警惕“条子生”

2014年04月09日19:5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派位新政之下 更要警惕“条子生”

  三乡镇大布小学教师 梁家毅

  日前,中山市教育局出台了小升初电脑派位新政策,根据规定,2014年,中山市直属初中初一新生招生扩大电脑派位范围,派位学校包括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市实验中学等4所市属学校,派位地域面向全市24个镇区,电脑派位将于7月3日举行。

  长期以来,名牌学校的学位炙手可热,很多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可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数量有限,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各种抱怨和“走后门”现象。电脑派位的范围扩大无疑给大家增添了一份希望,这意味着教育公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电脑派位虽缓解了大家对优质学位的渴求程度,却也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个困扰:是否会出现“条子生”、“特权生”。基于大多学校属事业单位,所有资源靠政府调拨,其中也有不少社会人士,包括一些大款为学校捐资助学。如此就会产生了“特权生”、“条子生”的土壤。笔者认为理由很简单:政府部门为学校出钱出力,成立基金的个人也为学校贡献很多,他们就不能为我们孩子入读开“绿灯”吗?实际上,这些情况一直存在,亦曾受群众诟病:为什么领导的孩子能进而我们的就不能进?

  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笔者认为,电脑派位既要有形式,更要重内容。新政之下的招录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要理直气壮地拒绝“特权生”、“条子生”,严格监督检查,保证整个招录环节的阳光透明,铲除招生腐败,以此取信于民。具体而言,当地公职人员子女上中小学的必须引入问责机制、媒体监督等。这样,当权力择校被遏制之后,不能动用权力选择好学校的官员们,会认真思考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还应重点治理“权力择校”问题,对开出“条子”的官员问责,并引入社区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及人大等监督招录,这应是规范中小学招生的重点。

  (征稿启事:《南方日报·中山观察》长期开设《名师论教》栏目,各位老师或校长若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言论,可发稿至nfzsjy@163.com。)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