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13个中心镇组建农林(市政)水务局

2014年04月09日19:5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13个中心镇组建农林(市政)水务局

  3月31日上午,东莞南城绿色路党校附近积水达1米。来往的人只能靠船只出入。陈奕启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靳延明)近日,东莞召开三防工作会议。会上,副市长吴道闻表示,东莞三防形势非常严峻。东莞将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快推进13个中心镇水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完成农林(市政)水务局的组建。

  基层三防机构体系不完善

  吴道闻说,近年来,东莞三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在今年3月30日的暴雨中,造成了人员伤亡,惨痛的教训反映了三防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吴道闻分析说,首先,东莞三防工作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镇一级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多头管水的局面,有关责任机制尚未明晰,部分镇街没有专门的三防指挥协调机构。在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中,水管员制度尚未全面落实,基层全面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和处置险情的能力仍然有待加强。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副指挥、水务局局长张国平也表示,东莞基层三防机构体系不完善,专、兼职人员普遍不足。

  再者,东莞防汛工程存在薄弱环节。各镇街的河涌、排水渠淤塞情况仍需下大力气解决,有的排洪泵站不能及时发挥作用,遇到暴雨迅速出现严重内涝。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有的还没建好,即使建好的,能否真正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还有待实践检验。

  另外,预防灾害信息的公开和通报机制仍然未完善,市民参与三防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市民自我防范和协助处置灾情的能力仍然有限。

  镇街水务局履行三防职责

  吴道闻表示,接下来要抓好三防工作预案,首先要抓好天气预报,做好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实时动态分析和风险分析,提高重大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同时,要加强城市内涝的防范检查,及时清理排水口、疏通排水涵管;加强三防物资的检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加强重点部位的排查,重点检查学生校舍、城乡易涝区域、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加紧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吴道闻还透露,东莞将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按照《东莞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方案》和《东莞市建立健全基层水务管理和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部署,加快推进13个中心镇水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完成农林(市政)水务局的组建;其他镇街在原农业办公室的基础上,新组建农林水务办公室。各镇街的农林(市政)水务局、农林水务办公室增挂镇街三防办牌子并履行镇街三防办职责,贯彻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

  建立三防预案台账体系

  会上,张国平表示,要进一步推进基层三防能力建设,建立三防预案台账体系。

  张国平说,市三防指挥部刚刚印发了《东莞市基层三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镇街(园区)要按照方案要求,大力推进基层三防“四个体系”建设。首先要完善基层三防组织体系,设立镇街(园区)三防指挥所(部)、村(居)三防工作组,建立起三防责任区网格,并明确网格联络员。其次,明确并落实镇街(园区)三防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三防应急工作组、村(居)三防工作组、三防责任人和三防责任区网格联络员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分工负责。

  在此基础上,建立三防预案台账体系,对镇村的防汛、防旱、防风、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抢险与应急救援,对辖区内重要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区、外滩地、行洪区、低标准堤防保护区等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转移预案。加快实现预案台账系统的数字化管理。

  此外,张国平强调,要建立三防预警及响应体系,设立短信预警系统,及时将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告知到每户每人,特别要覆盖学校、农户和沿河沿海企业等特殊人群。要配备必要的预警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安置点等设置警示标志牌,提高预警应急效率。

  ■灾情

  3.73万亩农作物受灾

  南方日报讯 (记者/段思午)记者昨日从东莞市农业局获悉,前段时间的灾害性天气致东莞3.73万亩农作物受灾。截至目前,全市春耕生产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3月29日—31日,东莞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低洼农田受浸,沙田、虎门等26个镇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3.7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39万亩、绝收面积0.54万亩;受灾作物主要为蔬菜、香蕉、荔枝,面积分别为2.7万亩、0.4万亩、0.3万亩。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