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9日19:49 来源:云南日报
本报记者 李秀春
丽江之变,变在产业;丽江之特,特在产业;丽江之强,强在产业。丽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促进丽江产业发生巨变、产品特色鲜明、产值大幅提升。
近年来,丽江市立足特色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丽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特色生物遍地开花
“油橄榄在我国甚至全球都是一种紧缺资源,我国适应种植油橄榄的区域很少。由于金沙江河谷独特的气候,丽江不但种出了油橄榄,而且还被誉为中国发展油橄榄产业的‘黄金谷地’。”日前,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主任和经雁给记者介绍了油橄榄产业的变化情况。
2011年,玉龙县结合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在鸣音、大具一带的金沙江河谷区种植了2500亩油橄榄,开启了让油橄榄这棵老树吐新芽的序幕。去年5月,甘肃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对全国油橄榄适生区进行考察筛选以后,与玉龙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丽江田园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在大具乡租赁土地1.3万亩,建立油橄榄种植园区。目前,全县已种植油橄榄1.5万亩,其中公司种植油橄榄4000亩,开发出70多个油橄榄系列产品,5项获国家专利。
玛咖堪称丽江生物产业的“明星”。丽江市委书记罗杰曾这样评价说:“丽江玛咖,生命源动力!”和经雁介绍:“外界普遍认为,玛咖是丽江从国外引进的外来物种,可‘玛咖’一词,在丽江最古老的东巴经上就有记载,这足以说明玛咖就是丽江本地的原生物种。”
“对丽江来说,核心应是产业发展的生态化,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老百姓未来的收入问题。”丽江市市长和良辉在阐释生态产业的重要性时如是说。记者了解到,去年,丽江市新增核桃、油橄榄等生态产业面积65.8万亩。丽江的农民大约有90万,仅1年的努力,全市农民人均就增加了0.73亩生态产业面积。
到目前,丽江市已培育起螺旋藻、玛咖、中药材、青刺果、玫瑰花、蓝莓、油橄榄、雪桃、芒果、红花、迷迭香、薰衣草、百合、雪菊等一批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得一”、“三川”、“雷特”、“三江野风”、“林辰”、“乌木春”、“金川红玉”、“程海”等一批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具有地方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正在崛起。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在发展工业这个问题上,丽江纠结了很长时间。要不要搞工业、搞工业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资源?工业发展会不会与旅游业形成矛盾冲突?”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天寿介绍,发展工业就是破坏环境的错误认识,让丽江的工业发展一度裹足不前。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2013年8月8日,位于华坪县的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全面停产。至此,经历了40年风风雨雨的这个老牌化工企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丽江市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之变的壮士断腕之举。
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华坪县化肥厂,1972年建厂、1975年投产。40年来,企业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企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要彻底改变华盛的污染问题,必须转产寻求新的出路。于是,华盛公司果断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作为丽江市的工业发展中心,华坪县早就在谋划和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
华坪县工信局副局长石志洪告诉记者,到目前,华坪县已有有志、星火、华农3个企业从煤炭行业转向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县委、县政府关闭了117口石灰石土窑,把全县的石灰石生产企业进行整合、技改,形成了12家工艺先进、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水泥生产行业由原来的3条立窑改造升级为现在的2个骨干生产企业。另外,对全县的52家洗煤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对电石厂、金硕有限公司、硅锰冶炼厂、杨源公司河西焦厂、高兴公司荣将焦厂、华坪县机焦厂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关闭、拆除,对金鑫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等进行关闭转产。
丽江市始终坚持“绿色工业”理念,注重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注重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安全环保的绿色制造,促进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到目前,全市已淘汰落后产能105.3万吨。去年,万元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41%,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98%。
清洁能源异军突起
鲁地拉、龙开口电站先后投产发电,全市发电量216.5亿千瓦时,增长77.1%。这是丽江市去年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标志着清洁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市已先后建成金安桥、阿海、鲁地拉、龙开口4座大型骨干水电站,另有梨园、观音岩2座水电站正在加快建设,并将于2015年投产发电。
在云南省规划建设的“一库八级”电站中,就有6座电站在丽江市境内。丽江市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确立了“把丽江建成全国清洁能源基地和新型能源示范基地”目标。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永胜县境内的鲁地拉水电站采访,了解到电站移民涉及涛源镇10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16700人,移民人数占涛源镇总人口的40%。为了确保电站如期下闸蓄水和投产发电,永胜县从100多个单位抽调1000多名各级干部职工,分别来到涛源移民搬迁安置现场,与移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半年完成3年投资总和的1.38倍;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工作;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5228户移民宅基地划分工作;在1个多月时间内,移民建房开工率达80%以上;在3个月内,拆除房屋481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92%。
观音岩水电站涉及华坪县石龙坝镇的龙井、临江2个村委会和荣将镇的腊石、温泉、红椿箐3个村委会,移民搬迁安置338户、1438人。华坪县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业主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移民工作,确保电站今年5月下闸蓄水,年内投产发电。
丽江市在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移民工作,为6座电站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切实加快了骨干网架建设,为清洁载能产业提供电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丽江市在去年完成500千伏太安变电站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完成500千伏梨园电站送出工程、220千伏凤鸣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干地坝输变电工程、丽江古城智能电网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发电装机将达到127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80亿千瓦时,电力产业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35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增加值从27.3亿元增加到72亿元。
文化旅游互动融合
日前,记者走访了丽江的几个演出场所,看到观众如潮。《彩云飞歌》后勤部的简部长告诉记者,进入今年以来,《彩云飞歌》每天晚上都上演1场,深受观众喜爱。
“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灵魂,文化旅游互动融合,是丽江旅游业制胜的法宝。”丽江市旅游局局长和耀新介绍,丽江市坚持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了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悦榕庄、和府皇冠、铂尔曼、英迪格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建成开业。丽江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老君山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加速。丽思卡尔顿、金茂君悦、瑞吉、威斯汀等一批高端酒店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丽江高端品牌酒店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魂、市场为导向,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目前,丽江市在精心打造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花楼恋歌》、《彩云飞歌》等一批旅游文化精品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融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丽江宋城旅游大型旅游文化演艺节目《丽江千古情》。老君山攀岩探险旅游、束河先锋艺术旅游、石鼓红色旅游、玉龙雪山冰川科技教育旅游、拉市海生态旅游、《木府风云》影视旅游等多种文化旅游形式,更是百花齐放。
去年以来,丽江市结合《旅游法》的实施,修订完善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注重文化旅游融合互动发展。在旅游休闲方面,以挖掘文化内涵,增加参与性、体验性内容为重点,进一步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加快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生态农庄、科考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挥丽江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门户和核心作用,打造跨区域的生态旅游度假产品。在旅游购物方面,开发研制能够体现丽江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质的旅游商品,着力改变丽江本土旅游商品不足、文化含量低、竞争力弱的状况。
(来源:云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