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随机调研关键是“实”

2014年04月09日19:49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随机调研关键是“实”

  陶希润

  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在制定出台政策、解决问题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同时,为确保调研工作实效,要改进调研的方式方法。

  开展随机调研首先要明确“形随意不随”。开展调研目的是直接向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的一种专题性、抽查式调查方法。为确保调研活动主题明确、方法得当,在开展调研前,参加调研人员需要围绕工作重点,明确调研主题,根据平时掌握的工作情况,统一思想,怀着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心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随机调研变成调研随机,坚持下乡不扰官、进村不扰民,采取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无论是座谈、走访,做到调研样本不预设、不固定,在不影响调研对象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在时间、地点、方式上体现随机性。通过调研准确看到基层的“本色演出”,加深对基层的了解,增强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沟通。通过对大量一线资料的分析、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适时掌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早发现问题,从而为今后工作夯实基础。

  开展随机调研要突出调研性少些考核督查性。在开展调研时,要突出调研的学术性,让调研对象主动配合调研活动,如实向调研组反映情况、问题。要把随机调研制度常态化,让随机调研活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开展随机调研是搞学术专题调研而不是考核督促检查,用坦然的心态对待调研活动,避免报喜不报忧。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调研活动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展。

  开展随机调研要注重指导性和成效性。调研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调研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给予基层鼓励、表扬,对基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向基层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多方听取意见,在多方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对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要多指导少批评,对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限时整改。通过调研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现随机调研目的。

  随机调研既要看“盆景”更要看“风景”。为真实、全面了解基层实际,在调研活动中,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为保护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要尊重调研对象的安排,仔细参观基层精心打造的“盆景”。创新来自基层,经验来自一线,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只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打造少数几个展现自己特色、亮点的“名片”,“盆景”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它也是基层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成果,凝聚着很多人的智慧和心血,许多好思路、好想法蕴藏其中。但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知识、理论水平的局限,没有及时总结、提升。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做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问得透彻。为全面掌握基层实际,调研组要在走“规定路线”的同时,按照方便、就近、随机的原则,自行挑选一些边远贫困的点,实地了解情况,看看当地各方面工作“风景”,确保调研的范围广,掌握的资料全,得出的结论准。

  强化调研组成员业务素质是确保调研成效的保障。搞好调查研究,涉及选题、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结果运用等许多方面,随机调研由于调研的随机性,对做好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调研中,调研对象普遍希望通过调研展现自己好的方面,客观实际决定“规定路线”和“规定动作”一般问题不大,但“自选”路线和“自选动作”就容易给基层带来压力,基层干部可能不理解、不配合。因此,调研开展前,应当使调研组成员明确主题,掌握必要的调研知识、方法和技巧,坚持科学、客观原则,确保调研以工作为中心,以掌握了解基层情况为目标,不做老好人、不走马观花,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整合调研主题,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尽量减少基层负担,确实保障随机调研出成效、出成果。

  (作者系晋宁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云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