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内蒙古:建设“一堡一带”构筑开放新优势

2014年04月09日13:2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内蒙古:建设“一堡一带”构筑开放新优势

  建设‘一堡一带’是中央赋予内蒙古的重任,也是内蒙古以开放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任务。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景如月

  任会斌

  内蒙古雄跨“三北”,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约占我国陆地边境线的五分之一,在我国的开放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指引地区发展的“8337”发展思路,其中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简称“一堡一带”)的发展定位,出于哪些考虑?已有哪些成效?有哪些目标任务?《瞭望》新闻周刊就此专访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

  补齐短板服务全国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抓住各类机遇,迅速崛起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但是对外开放仍是短板: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68万亿元和1.55万亿元,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却分别只有120亿美元和44亿美元,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到5%。

  王君书记说:“全区19个边境旗市有近180万人口,是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面积达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半壁江山,经济总量却不到全区的10%,发展相对滞后。”

  “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首先是自治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立足地方实际调结构转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实现兴边富边稳边固边的需要”,王君书记说。

  建设“一堡一带”,也是内蒙古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

  王君书记说:“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自治区视察时,要求我们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要求我们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俄罗斯、蒙古国在产业、资源等方面,与我国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目前,内蒙古口岸承担了中俄之间65%的陆路货运量、中蒙之间95%的货运量,加上民族、文化等因素,决定了内蒙古在我国对俄罗斯、蒙古国的开放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堡一带’,有利于完善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形成带动自治区乃至我国腹地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条件独特机遇难得

  内蒙古扩大开放的区位等条件得天独厚: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内与东北、华北、西北八省区毗邻,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满洲里、二连浩特分别是两条欧亚铁路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也分别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我国最大的对蒙古国口岸。

  ■下转第二版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