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8日17:52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呼和浩特4月7日讯 (记者 贾永强)今年,呼市进行新一轮校园规划布局,重点推进蒙古语授课学校“三片两点”发展规划,缓解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就学压力,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呼市教育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呼市有蒙古语授课和加授蒙古语学校、幼儿园29所,在校学生及幼儿13365人。蒙古语授课学生由2010年的2879人增加到2013年的4688人。2010年至2013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蒙语授课学生年均增长23%和16%,预计到2015年新生入学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呼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照日格图介绍,今年,呼市进行新一轮校园规划布局,重点推进蒙古语授课学校“三片两点”的发展规划:在城市“南片”,由呼市蒙古族幼儿园及新建蒙幼南区,与呼市民族实验学校、内蒙古师大附中形成城区蒙古语授课南部体系。“东片”采取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方式,整合赛罕区民族中学教育资源,增设蒙古语授课初中部,同时加大赛罕区民族小学和赛罕区蒙古族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区蒙古语授课东部体系。“北片”在海拉尔大街与呼伦路一带,将呼市蒙古族学校小学部迁出与新建呼市蒙古族实验幼儿园合并建设,与呼市蒙古族学校初中部、高中部形成蒙古语授课北部体系。
同时,拆除重建的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和迁址复建的玉泉区民族幼儿园作为蒙古语授课体系中西部的“两点”,将与城市东部、北部、南部形成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蒙古语授课体系。玉泉区民族幼儿园可容纳学生360名,计划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可容纳学生540名,已于今年3月1日投入使用。
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市蒙古语授课学校办学规模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学前教育幼儿176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190名,高中教育阶段学生780名,全市蒙古语授课幼儿园至高中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9400多人,可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蒙古族学生就读的需求。
不仅如此,呼市今年在民族教育上还有大动作。新修改的《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条例》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倾斜力度。在深化民族教育改革上,继续推行“5A”级管理,夯实学校内部管理能力建设;重点抓好民族中学初高中阶段加授蒙古语教学,推进双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组织学科教师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
去年,呼市蒙语授课在全区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全市3所蒙语授课的880名孩子享受到免保教费政策。自治区下拨的721万元双语寄宿生的生活补贴惠及了4756名学习蒙古语的中小学学生。自治区和市本级设专项资金610万元,解决了部分民族学校急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