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3日09: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张海滨和工友们在撤掉垫板。
□文/摄 本报记者 狄婕
3月28日4时,天还没亮,哈尔滨铁路局绥化工务段界山工区区长张海滨就起来洗漱了;太早,肚子虽不是很饿,但他还是匆匆地吃了几个包子,上午的工作量并不轻松,不吃早饭怕挺不住。5时左右,张海滨在家门口的固定位置等待着单位的通勤车,前往距离铁力市朗乡镇30多公里的工作地。由于路不好走,车子要行驶1个半小时。车内一片寂静,偶尔还有几声鼾响。对于张海滨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是个补觉的好时间。
5时刚过,界山工区的线路工石金波就醒了。多年来养成的生物钟让他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因为家住在离工区100多公里的伊春市南岔区,石金波只能住在工区,虽然没有每天通勤的颠簸周折,但只能一周回一次家。
界山工区位于界山站。地处伊春铁力市桃山镇和朗乡镇交界处的界山站是个5等小站。因为只剩下3户人家,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但界山站却是绥佳线的重要路段。界山工区管辖着绥佳复线150公里到161公里正线和一条到发线,线路最大坡度达千分之14.3,小半径曲线12条,最小曲线半径300米。每天图定列车57对,最高峰时,40列重载货物列车的补机还要在这里“摘头”。高频、重载、大坡道,都对线路质量提出了严峻考验。作为铁路线路工,张海滨他们每天要在大山深处,默默地守护着铁轨,保障铁路的安全顺畅。
6时30分,张海滨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开天窗”。“开天窗”是铁路上的术语。就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暂停列车的通过,以供工作人员对线路等设备进行检修。这对速度和质量的要求都很高。因为规定时间一到,就会有列车驶过,如果干得不仔细,就会有安全隐患。这天的“天窗作业”是整修铁轨春融期冻害。张海滨告诉记者,冬天因为冻害,需要在铁轨下面垫板,以此让轨道平整,现在是春融期,需要把垫的板撤掉。记者看到,张海滨和同事们将铁轨螺丝松开后,将铁轨抬起,把里面的垫板撤掉,再将螺丝紧上。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整个操作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工作完毕,大家拿着几十斤重的作业工具回到工区休息。
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光,距离下一个“天窗作业”还有几个小时。张海滨和工友们趁着休息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因为作业强度大,虽然外面的温度并不高,但他们的衣服多数都已经湿透了。(下转第二版)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