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规范领导干部子女“入仕”实则“公私两利”

大别松涛

2014年04月01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了湖南省严肃查处的江永县少数领导干部子女亲属违规调入事业单位案。(据3月3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是对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安排子女“入仕”现象的严肃震慑,体现了中央严把干部队伍入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决心,是维护广大群众在担任公职这一问题上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的有力举措。

也许有人会说,领导干部子女进入事业单位,或者成为公务员这本身没有错,反映了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认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至少比那些将子女家人都移居国外的“裸官”强。

但请注意,对子女担任公职人员可以鼓励,但不能“安排”。须知党有党纪、国有国法,这在公职人员的招录上必须体现得更为严肃。按照政治学的经典解释,公职人员招录是典型的政治招募行为,招募谁、如何招募能直接反映这个政权的性质,也决定了其战斗力、凝聚力如何。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群众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任何人只要条件符合、程序正当都可以成为国家公职人员,这当然包括领导干部子女在内。但如果少数人享有优先权,甚至享有不符合条件也能任用的特权,这就明显违背了我们的政权性质——那就是权力在老百姓手中,最终为老百姓服务。

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煞费苦心安排子女“入仕”,而不管他们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兴趣,到头来强扭的瓜不甜,子女往往在单位干不好,给他们父辈丢脸。而更加可悲的是,一些干部的子女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公职人员,但因为父辈打招呼,却背负了“背影干部”的名声,给自己莫大的压力。

党的干部要自觉抵制用人上的腐败,不能为子女担任公职打招呼、找门路,也不能为他们扶上马、送一程。于公,这有助于广开渠道、广纳贤才,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于私,这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避免其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组织上也要尽到提醒的义务和规范的责任。一方面,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不允许干部在子女就业等问题上跟组织提要求;另一方面,不断扎紧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和聘用的制度篱笆,以公开透明保证公平公正,切实避免少数地方领导干部“一支笔”进人、“一句话”用人的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大别松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