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招生扶贫”是实现教育均衡第一步

2014年03月28日05:06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招生扶贫”是实现教育均衡第一步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3月25日《京华时报》)

  一度以来,“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在招生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2013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西部特困省份当年上重点高校的农村人数在25万人左右,仅占高考录取总数的3.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中,农村学生约占六成。对此,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正在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主要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

  可以说,寒门学生难上重点大学,成为教育失衡的最真实的写照。因而,对其进行救济应成题中之义。教育部通过三项举措,提高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人数,相信通过逐年提升,完全可能使时下状况得到改变。不过,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的本身来说,教育均衡又不能仅止于“招生扶贫”,“招生扶贫”只是实现教育均衡的第一步。

  造成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日益下降,根本上还在于教育资源投入的二元结构下,出现了厚此薄彼的严重失衡。当相对有限的教育投入,更多集中在城市后,就会让城市集优质资源于一身,拥有越来越多的超级学校,而农村学校经过合并与整合,不仅数量在日益减少,质量也每况愈下。一方面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又加剧了投入的减少。这最终使得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城市孩子一大截。

  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只走“输血”的路子,实现自我造血才是终极途径。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要从最基础的做起,在教育的投入上,特别是义务教育上应促进均衡,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要均衡各地的招生指标,从报考人数的比重、所在区域的总人数等方面,综合考虑指标分配,改变时下的“基数+增长”的模式,让农村学生有机会拥有更多公平招考的机会。实现教育均衡只有进行更为全面的改革和体制调整,从最基础和基本的抓起,才能让权利公平更有成色。

  (作者系四川职员)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