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老家”恩施寄来千封感恩信

2014年03月21日06:3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老家”恩施寄来千封感恩信

  退休,对多数人来说,能书写的人生只余下不多几页。然而3月初,记者采访老兵庄普之,却发现这位老兵离休后的故事真精彩。

  1987年,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教员庄普之离休了。

  他是个老兵,19岁就加入解放军。1949年10月,他随部队解放湖北恩施州,并留下工作一年多。后来进西藏、下海南、在南京工作多年,但他最惦记最初战斗的恩施。1987年刚离休,他就“回乡”了。

  虽早已远离战火,但走在青江河边,庄普之却看到不少孩子背着篓筐走街串巷卖菜。“娃娃们为什么不在学堂里?”一了解,是因为凑不起几十元学费。自此,资助恩施山区贫困学生成了他的新事业,他仅留下基本生活开销,其他全部汇出。

  庄普之给恩施青基会汇去100元,恩施高中团委书记张世平当时回信:“我们将资助对象确定为我校94级6班学生陈英明……”

  陈英明是庄老第一个资助的学生,1997年成为恩施理科状元并考入清华。20年间,他掏出20多万元,前后资助50名恩施孩子完成学业。资助的标准从最初每人每学期200元到现在1000元。

  记者走进庄老家,感到十分惊讶。2004年,恩施高中校长王可铭专程到南京,看望素未谋面的老朋友时,也同样惊讶:除了洗衣机、冰箱,庄老家没一件像样家具,床还是两张单人木床拼的。王校长感慨不已,“庄老,你为国家奉献一辈子,离休工资是改善晚年生活的。钱我们不能再要,留着好好养老。”庄普之回答说,“一个孩子考上大学,一个家庭就可能摆脱贫困。我受党培养教育几十年,一定会坚持下去。”

  恩施州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张前燕曾是庄老资助对象。1997年,张前燕考上重点高中,但母亲罹患癌症,全家靠父亲拉板车赚钱维持生计。就在小张濒临辍学时,千里之外的助学金送到了。张前燕哥哥张前勇想办棉絮加工坊却没钱买设备,庄老得知竟一下汇来4500元。开张第一年,张家就挣了1万多元,生活逐渐好转。张前燕毕业后,心怀感恩,放弃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回乡当医生。

  在恩施大山里,庄老改变了不少张前燕这样家庭的命运。他对受助者只有一个要求:和他保持通信。他认为,这既能掌握学习情况,还能发挥政治教员的长处,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记者翻看庄老20年积累下来的千余封邮票各异、信封五颜六色,邮戳却大多来自“老家”恩施的感恩信,在那些发黄的信笺上,有学生说:庄爷爷,您是我的恩人,长大后一定报答您。

  庄老说,他不图报答,只有一个希望。每当资助新学生,他最先汇去的不是助学款,而是1992年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拍的照片:红枫为前景,映衬视死如归的烈士群塑。庄老常在信中说:烈士用鲜血打下江山的历史不能忘,成材后要更多地报效祖国。

  2005年,一位在中国海洋大学读书的受助者打电话给庄老:“庄爷爷,入党有什么好,我宁愿不入党!”他看不惯身边同学靠社会关系入党,自己放弃了入党机会。第二天一早,庄老就坐车去青岛,找这位受助者促膝长谈,讲自己参军入伍,讲战友的牺牲,讲那时对新中国的向往,最终让受助者心悦诚服。

  军旅老园丁的苦心结出果实。因为庄普之,恩施高中有10名学生报考他工作过的南京政院,其中空军某部干部李代富工作不满6年,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该部评为首届十大“爱军精武”标兵。

  今年,庄普之84岁了,但这位有64年党龄的老党员没有闲下来。他说,捐资助学只是党员贯彻信仰的一种方式。他住的小区有不少从事金融业的青年,其中很多人大学就入了党,但工作流动性大,组织活动很难开展。街道找上门来,聘他为党课宣讲员,老人一口应承。

  听说恩施州利川市凉雾乡一所幼儿园近200个孩子缺衣少穿,庄普之想,小区939户居民肯定有小孩衣物闲置,每家捐点就能帮大忙。他张罗几天,寄去13麻袋童衣和学习用品。得知恩施金龙坝村小学缺图书,他连续4年捐图书款。为此,学校将图书室取名为“普之爱心图书室”。

  去年小区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每月要到地铁执勤,考虑到庄老年龄大,大家没排他的班。他找到支部书记:“既然是志愿者,就一定要参加执勤,我能走得动。”直到小区给他每月排两次班,他才罢休。

  这个老年人居多的服务站取名“晨曦”,庄老说,这寓意志愿者服务如旭日初升,生机无限。2012年,他被街道评为“慈善之星”。当他登上南京政院“感动南政”年度十大人物领奖台,这位老兵对台下的青年军官说:“真正的党员是永远没有退休这个概念的。我还年轻,一定要为群众多出点力,为社会多尽点心,为国家多分点忧。”

  本报通讯员 洪大鹏 廖丹阳

  本报记者 陈月飞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