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2日06:56 来源:新华日报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建设时,强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主基调鲜明,彰显出强烈的改革色彩。
社会建设也要突出改革驱动,这是现实的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需要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但时至今日,光有这些已经不够:高考“指挥棒”不改革,教育的“发展死结”就打不开;以药养医的体制不打破,医患关系的难题就解不好;文化体制不改革,文化生产要素的活力就不足;社会管理体制不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就很难发挥……如果说过去只要领导重视,投入到位,社会建设就能开辟一片新天地的话,今天,社会建设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推动的阶段,只有抓好社会建设领域的改革,才能四两拨千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改革驱动社会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需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民生问题事关百姓冷暖,社会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底盘”,推进社会建设领域的改革,与百姓利益关系更紧密,难度和要求也更高。且不说医改被称为“世界性难题”,体制创新的探索才刚刚破题,即便是教育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这些探索了多年的改革,也是依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破除头脑里的深水区,不仅要解决“要不要改”、“敢不敢改”,还要解决“会不会改”的问题。比如,在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曾经简单地用市场化的办法来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事业的公益属性。在社会建设改革中,如何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发挥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作用并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智慧。只有敢于“涉险滩”,敢于“啃骨头”,才能破解社会建设领域的改革难题,回应好人民群众的期待。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以改革驱动社会建设,有助于拉长社会建设这条“短腿”,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社会事业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我们必须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同时,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以民生制度建设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
装上改革“发动机”,社会建设的“大车”才能跑得更快更好。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