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军
近日,刘云山在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
担当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能力。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要做到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就得有“三气”。
有底气,才能勇于担当。担当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有过硬的“底气”。这里的“底气”有两层意思,其一就是要忠诚。只有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才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权力观;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在工作上有底线、有标尺;才会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补好精神上的“钙”,从而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二就是要有过硬的素质。艺高人胆大,有了硬本领才能敢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住、干得好。身为领导干部要下大气力苦练内功,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工作,围绕服务大局真学、围绕工作职能深学、围绕提升素质勤学,走出机关听民声、深入基层问良策,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养成想学、会学、善学的学习习惯,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改善知识结构,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通过锲而不舍地学,持之以恒地学,废寝忘食地学,做一个立场坚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人民公仆。
有正气,才能敢于担当。正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共产党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正气,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不怕邪、不怕压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领导干部身处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只有心中有正气,才能坐得稳、行得正、走得远,才能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才能讲党性、顾大局、敢于担当。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自己不干净,就无法要求别人,群众更不会跟你走。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丧失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掉一片民心。因此,广大领导干部要把廉洁从政作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把党纪法规作为带电的高压线,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管住活动圈,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有锐气,才能善于担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改革“险滩”等着去涉,“硬骨头”等着去啃,在工作中要遇到的困难更多、情况更复杂、矛盾更棘手。要稳妥推进全面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早日实现“小康梦”“中国梦”,广大领导干部就要时刻保持昂扬的锐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适应,脚踏实地,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增强创新意识,不能习惯于按模式办事,凭经验办事,靠感觉办事。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做到脑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超前思考、现实操作,越位思考、定位操作,深度思考、科学操作。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失败面前不气馁,矛盾面前不泄气,遇到紧急情况,要有胆有识、果断决策,决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更不能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要始终坚信,不论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只要有锐气,善于担当,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我们的党旗就能在那里高高飘扬,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推动发展。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实乃国家之幸、民生之福。只有“敢”字当头,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有所作为;只有“担”字为先,才能扛起大山、遮风挡雨、送来阳光,干有所成,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关专题 |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