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春满杏林 袖香百里

2014年03月03日06:01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春满杏林 袖香百里

卫生部专家指导单病种工作

技术练兵

核磁共振

练兵从抓医疗质量开始

核心提示

  梁平地处高台,三山五岭,人杰地灵。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

  梁平县人民医院坐落于梁平县城,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历史悠久,服务全县90多万百姓,在百姓中口碑甚佳。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梁平县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主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认真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三甲”创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10年以来,梁平县人民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付费医疗改革试点,制定合理单病种,惠及民生。2013年9月2日,梁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让医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患者治病需要 即为大夫选择

  严肃之中,洋溢着热情;紧张之中,表现出有序——这就是梁平县人民医院院长郭伟。

  郭伟1978年进入梁平县人民医院时,还是一个小青年。在档案资料室的3年时间里,他阅读分析完医院保存的前15年近10万张X光片,这为他的医学生涯打下了基础。1995年,郭伟担任院长。他在办公室立下“天下为公、无功为过”的警示语。在担任医院院长的近19年时间里,他先后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院长”、“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科技人才”等荣誉。他说:“我是老百姓的大夫,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郭伟早年访问一所贫困地区小学时,发现孩子们所使用的体育器材非常简陋、非常破旧,安全系数也大大降低。他在心里产生了要为学生做点事情的想法,于是自掏腰包,为学校捐助几千元,也号召梁平县人民医院职工为改建小学捐款3万元。他说:“作为人大代表,我有义务为贫困地区小学的学生做点什么,这也是积极参与‘代表行动’的具体体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鞭策自己。”

  “5·12”地震牵动众人心。郭伟资助受灾较严重的两名学生,帮他们圆了大学梦。同时,他积极参与部分基层村党支部建设,为他们帮扶设备和文化设施。郭伟说:“认真履职是代表的基本职责。如果这点都做不好,那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代表,更是辜负了选民的一片厚望。一定要利用‘代表行动’这个载体,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急民众之所急 抢救地震伤员

  梁平县人民医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采取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抢救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梁平县人民医院已经发展成为特色科室突出、医疗技术较强的梁平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梁平县人民医院大力宏扬仁心仁爱的崇高医德,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开展扶弱济贫、义务献血、捐款捐物和义诊活动,常年开展乡镇、社区义诊服务,参加抗旱救灾、救火、大型车祸、群体中毒、意外事故等伤害抢救,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住着挺舒心的,待遇都有点像在家里。”躺在病床上的李大姐说。原来,梁平县人民医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比如患者可以订餐、播放背景音乐等。医院还在门诊大厅设导诊台,配备导诊员;开辟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急诊,特急诊需手术患者30分钟内就可进入手术室。

  2008年,医院成功抢救地震伤员33人。2013年,医生赶赴亿联建材市场大型车祸现场,及时抢救伤员20人。

  原卫生部负责人、重庆市卫计委负责人,以及梁平县县长吴盛海等人多次到医院视察调研工作,对医院的建设发展给予指导。

  因工作卓有成效,梁平县人民医院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发展特色专科 优化儿科建设

  在特色专科发展方面,梁平县人民医院走在梁平县前列。

  2013年,医院骨科顺利通过重庆市卫生局髋膝关节置换二类技术评审。

  医院骨科拥有64排螺旋CT、MRI、C型臂X-光机等先进设备。

  医院能开展脊柱前后路手术、脊柱结核手术、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钛缆内固定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

  梁平县人民医院儿科能进行针对新生儿各种疾病、小儿急救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拥有小儿呼吸机3台、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医院具备很强的综合技术实力,同时开展儿童保健、早教等服务项目。儿科已发展成为梁平县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儿科专科,是重庆市审批的特色专科建设科室,是梁平县人民医院创“三甲”的重点专科。

  加快“三甲”创建 院长板房办公

  梁平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是梁平县的重点工程,也是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创建“三甲”有利于梁平医疗卫生设施提档升级,有利于全县人民医疗保健,就地解决老百姓疑难杂症的有效诊疗问题,同时有利于促进梁平县新城建设。梁平县人民医院逆难而上,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策略,开设“无障碍通道”,强化医院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和科学管理水平。

  梁平县人民医院把创建“三甲”工作列为1号工程,调整充实了有关工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任务,明确规定完成时限和周期。医院制定了“三甲”建设无障碍通道,随时解决创建“三甲”问题,采取每周一、周五班子会商制度,及时了解“三甲”建设的进度、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决策,及时解决问题。医院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向兄弟医院取经,进一步理顺了创建工作思路。

  医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科室创“三甲”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召开创“三甲”工作推动会,分析当前“三甲”创建情况,并具体部署安排创建工作。

  为建设充实“三甲”医院所要求的一级学科,医院把行政后勤办公室全部搬进临时板房,把门诊综合楼8至12楼让出来做病房。医院调整充实人员,从人员编制、组织架构等方面给予保障,成立了眼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感染科、中医科、颌面外科6个一级学科科室,提升专科诊疗技术水平,方便患者诊疗疾病。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医院制定创建三级医院任务分配表。创建办将所有内容的章、节、条全部细化下发到各科室,并召集全院中层干部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培训,指定责任人,各负其责,分工合作,保质保量完成创“三甲”下达的各项任务。

  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医院制作评审标准自评模板,将标准所有内容细化到全院40个科室,组织开展全面摸底自评、全面整改完善工作。

  创建前,各部门科室职责任务交叉含混。为提高效率,及时解决问题,医院创新了集中办公工作模式,采取医务科、质量安全办公室、护理部以及各临床科室代表集中办公方式,方便及时协调沟通,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创“三甲”进程。

  院领导和“三甲”办牵头,职能科室负责多次开展创“三甲”工作现场办公与督导检查。对需科室解决完善的问题、需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需医院解决的问题三大类,再次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讨论,落实责任人,分管领导负责监管,确定整改方案及整改时限。

  建医疗联合体 创发展新模式

  2010年以来,梁平县人民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付费医疗改革试点,开发相关管理软件,制定合理单病种,惠及民生。梁平县人民医院至今成功开展25个临床路径和14个单病种,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缩短了诊疗周期,减轻了患者负担。

  院长郭伟多次出席国家医改推广和经验交流会议;同时,市内外一大批的医院慕名而至,参观学习,梁平县人民医院的医改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2012年初,梁平县人民医院被确立为重庆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综合改革工作。

  2013年6月开始,医院领导与各中心卫生院院长座谈,确定了新盛分院普外科、屏锦分院腹腔镜胆囊方面、袁驿分院内科、福禄分院护理为第一年重点帮扶对象。医院挑选主治医师罗传松到袁驿分院、副主任护师陈小红到福禄分院、主治医师廖志军到屏锦分院、副主任医师唐吉祥到新盛分院指导工作。

  2013年9月2日,梁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医疗联合体成立后,医院领导要求医疗联合体管理办公室(医务科)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联合体工作。在梁平县卫生局组织的年终医疗质量评比(病历及处方)中,梁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各个单位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如今,梁平县人民医院定下了全新的发展目标:朝科学化、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方向迈进,成为集科研、教学、医疗、保健、预防、康复、体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和谐医院。此外,医院还要让儿科、骨科、眼科、肿瘤科品牌项目在重庆知名,让神经外科、放射科等特色专科在重庆领先。

  图文/华文峰 李娟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