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

2014年02月18日05:04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

《3D打印》

  (美)胡迪·利普森 梅尔芭·库曼 著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译

  中信出版社

  2013年7月版

3D打印的牙齿矫正器。

用3D打印的步枪(部分)。

  选自《3D打印》插图

  本报记者 强雯

  3D打印,可以打印出肾脏等人体器官,还能打印出水泥房子……这不是想象,而是全球范围内正在实践的一股新的科技浪潮。

  近日,全球第一本全面讲述3D打印的著作《3D打印》在坊间掀起热潮,它揭秘了3D技术如何从想象走向现实,如何为制造业和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有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一本供人猎奇的科技类图书,更是一种新思潮,一种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同时它还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推荐书目。

  3D打印究竟是一种什么科技?它能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人们如何从中受益?它将如何颠覆我们现有的生活?同时,又暗藏怎样的隐患?

  3D打印的本质是制造过程

  “3D打印的本质是制造过程。”在书中,这项技术被如此定义,它“是按照计算机的指示将原材料按层堆积以形成三维物体”的过程。

  不过,这个貌似打印机的家伙,却意想不到地引发了一场诱人的商业革命——降低了新产品走向市场的成本和风险。

  作者胡迪·利普森和梅尔芭·库曼两人,走访了大量的自主创新机构,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生产一个手机套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具,最少需要投入1万美元的成本费用,这就限制了小创意的开发和尝试。而有了3D打印机,你生产1000个不同图形的手机套与生产1000个相同图形的手机套,成本是一样的。在销售过程中,有的图形的手机套的成交量可能为零,有些可能销量很少,而有的会卖得很火。如此,经过市场检验后,你可以在原来的设计上进行产品调整,批量生产某几种设计,从而使规模经济形成可能。

  毫无疑问,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降低了成本,既省时又省事,“未来的企业家将能够比以往尝试更多的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而几乎不需要任何前期投资。”《3D打印》充满信心地如是描绘。

  牙齿鞋子水泥房子均可打印

  3D打印除了可完成玩具、汽车零件、鞋子、水泥房子等物质外,人体中的牙齿、心脏膜瓣等器官,它都可以打印出来。

  这绝非天方夜谭。

  胡迪·利普森和梅尔芭·库曼指出,通过他们的实地调查,在美国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在准备好相关产品的原材料后,只需要输入一定的参数,它就能制造出小到玩具,大到水泥房子的建筑物。

  而在人体方面的运用,3D打印的神奇性更是令人咋舌。

  3D打印的牙冠、隐形眼镜与助听器等无生命修复形式的“零件”已经存在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体内。而3D打印的肾脏、人造软骨、活细胞、心脏瓣膜、椎间盘等技术还在进一步实验中。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乔纳森教授是生物工程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正在研究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医学中,如为患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直接植入一个3D打印的全新的心脏瓣膜,从而减少器官移植的风险、减少病患,延长人类的寿命。

  3D打印正在和医学深入联姻,在未来,成熟的3D打印技术可以让你随意换掉那些衰老的皮肤、器官,而没有任何副作用,使人类延缓衰老。

  毒品、枪械……也可以打印出来

  不过由于3D打印的无所不能,一些人开始干起了3D打印武器、毒品、假币等营生。

  该书披露,2012年,一个网站上的用户上传了一个设计文件,通过这个设计方案可以使用消费类3D打印机,以塑料作为原材料,制作出3D打印来复枪的关键部件。来复枪的这个特殊部件是美国枪支制造环节中唯一需要对用户进行背景审查的,这个设计文件使人们无须获得许可证就能拥有枪支,换句话说,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枪的部件,就可以避开枪支管制法。此后几个月,有网友竟用3D打印出一支可以正常使用的枪支。

  3D打印,一时间成为了高科技犯罪的作案工具。

  而在一所大学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发现,3D打印可用于批量地生产毒品,且成本低廉。他们设想,未来,人们完全有可能在家里自制毒品,自我消费。

  不少社会学家开始担忧,犯罪分子将很快学会应用3D打印技术,以改进他们的非法产品。同时,不远的将来,犯罪分子会利用低劣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人体器官进行非法交易……

  如今关于3D打印的相关法律规范尚未出台,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未来3D打印的双刃剑效果,热心地奔走,呼吁更完善的法律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3D打印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所说,3D打印从表面上看是颠覆了产品的制造方式,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传统产业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它带来了产业革命的创新,也暗藏隐患,如何规避这种隐患,设立3D打印的禁区,让这门技术更深入更好地为民生服务,这是个重要的课题。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