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200多贫困户创业打工脱贫致富

2014年02月14日04:35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200多贫困户创业打工脱贫致富

  马年春节,冯朝勇一家的柑橘卖了2万多元。6年前,冯朝勇可是涪陵区李渡街道岚马村有名的贫困户。现在,他家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

  冯朝勇是如何摘掉贫困帽子的呢?

  “既要整村脱贫,更要个个致富。”2月11日,李渡街道宣传委员谭培明告诉记者,岚马村整村脱贫后,村里做起了200多贫困户的“加减法”。

  蔡家河在山谷里绵延数十里,沿河两岸地多林多耕地少,岚马村便窝在峡谷里成了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做梦都想致富。”岚马村村主任王莲芳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就投工投劳修建了7.8公里泥石路,但因岚斜路垭口的巨石挡住了出山的去路,村里的粮食运不出去,村外的化肥运不进来。王莲芳说,打开这个缺口要耗资100万元,村里无力承担,岚斜路成了岚马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2006年,岚马村全村565户被确定为整村脱贫帮扶对象,首先打开了岚斜路这个出山的缺口,随后完善了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岚马村有种植花椒的传统,村里随后发展了3000亩花椒、1300亩柑橘等产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跃升到6000余元,岚马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贫困户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短板。”谭培明称,改善基础设施、培植致富产业,这只是整村脱贫行动的第一步,关键是要引导村民用好搭建起的平台脱贫致富。他告诉记者,岚马村做起了200多贫苦户的“加减法”,一方面想方设法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减少化解全村贫困户数量,力争做到脱贫致富“齐步走”。

  冯朝勇“倒插门”到岚马村,家人重病致贫,种植的蘑菇被大水冲走,损失20多万元。“雪上加霜”的遭遇让冯朝勇一筹莫展。2012年,村里联合李渡工商所帮助冯朝勇落实微企扶持政策,种植油桃、柑橘。

  “喘过气来了。”冯朝勇说,现在不仅脱了贫,自己还请了五六个工人帮忙。

  四组屈新亚以前也是贫困户,想养猪缺钱修猪圈,打算搞蔬菜种植,又没得资金建水池、修便道。最后,街道协调近20万元资金帮助他改善了水池、道路系统,现在屈新亚饲养了100头猪、种植蔬菜100余亩,每年毛收入达50万元。

  对有经营头脑、有创业激情的贫困户可采用筹资金、添设备、助营销,对只有劳力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怎么办?

  这也是贫困户王顺奎三兄弟最担心的事儿。王家三兄弟只有一身劳力、没多少文化,更没经营头脑,看到邻居们一个个摘了贫困的帽子,他们也心慌。

  “打工至少100元钱一天。”王莲芳介绍,全村现在发展起97家微型企业,随时都需要人帮忙干活儿。村里一方面将王顺奎这样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同时收集各个微型企业的用工需求,“点对点”落实派工。王莲芳称,像王顺奎这样的贫困户不出村一年也能挣回3万元的工钱,轻轻松松就脱了贫。

  据介绍,2008年,岚马村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全村贫困户200多家,到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仅剩下22家贫困户。

  记者手记

  既要整村脱贫更要个个致富

  彭瑜

  前不久,有媒体关注了扶贫中的“扶强难扶弱”现象,并提出了“小户和弱户能不能扶起来、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等问题。

  岚马村的贫困户脱贫做“加减法”在这方面应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岚马村,全村565户就有200多贫困户,这不只是修修道路、建建水池,发展点产业、扶持几个大户等就能宣告整村脱贫大功告成的事情。

  岚马村“抓大不放小”,既致力于脱贫致富平台的打造和建设,又针对性地提出做贫困户“加减法”,点对点地逐个帮扶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

  小户和弱户能不能扶起来?岚马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因家庭而异、逐个分析、区别对待,将扶贫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贫困户是能够摘掉贫困帽子,最终实现脱贫致富“齐步走”的。

  “既要整村脱贫更要个个致富。”岚马村的做法值得借鉴。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