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内部加强整合 外部扩大合作

双向发力,太平洋联盟拥抱亚洲

本报驻巴西记者 颜 欢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姜 波

2014年02月11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2月10日,太平洋联盟第八次峰会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市举行,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四个成员国就区域内免除92%的商品和服务关税达成一致。四国同时加快了电子贸易协议谈判,以便为商品和服务市场化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分析认为,太平洋联盟目前正在双向发力,一是加强内部整合,二是以“打开和扩大亚洲市场”为重点,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提供更多契机。

拥有约2.15亿人口的广阔市场,经济总量占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5%……这些抓人眼球的经济数据来自于2012年成立的拉美区域性经济组织——太平洋联盟。目前该组织包括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四个成员国。

形势——

看到与亚洲国家合作必要性和紧迫性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不久前撰文称,太平洋联盟一方面寻求拓展成员国间的关税优惠,进一步加强区域内部联系,另一方面正在协调成员国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等对亚洲的出口,并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到拉美旅游。

目前,中国已经与秘鲁、智利这两个太平洋联盟成员国签署了自贸协定。随着四个成员国内部大市场的形成,中国与太平洋联盟的经贸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密切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两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开通往北美的大门,因为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与美国关系甚为密切。

秘鲁太平洋大学亚太经合组织(APE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思伟对本报记者表示,太平洋联盟形成的契机有两个:一是随着这四个国家经济增长,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求加大,四国决定在内部合作的基础上,以整体姿态与外部进行合作;二是四国都看到了与太平洋国家,特别是与亚洲国家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在食品、纺织品等几个领域有所突破。

哥伦比亚外销推广基金会表示,太平洋联盟将有助于敲开亚洲中产阶级市场的大门,在中国,这一阶层消费正不断扩大,他们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目标——

成为拉近拉中关系的重要推手

作为太平洋联盟四国中工业部门发展最好的国家,墨西哥希望在这个以西班牙语为主导的地区有更重要的话语权。目前,墨西哥与中国和美国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商贸往来,中国在拉美有不少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投资也都分布在墨西哥。分析认为,墨西哥试图借助太平洋联盟开放的优势,密切与亚洲的经济贸易,从巴西夺回拉美第一经济强国的“桂冠”。

哥伦比亚也希望借助亚洲来摆脱对美国经济的过分依赖,保持更为平衡的发展。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哥伦比亚一直在找机会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希望加入APEC组织,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与哥伦比亚双边贸易额达到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再创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智利更是积极拉近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的关系。太平洋联盟智利资产委员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席尔瓦表示,太平洋联盟为拉中贸易建起了新桥梁。他表示,目前铜矿占智利对华出口总额的80%。智利十分欢迎中国加大对秘鲁科技和交通方面的投资,“这对整个拉丁美洲都意义重大”。

尽管太平洋联盟四国就免除92%的商品和服务关税达成了一致,但在落实这一协议的过程中,各方的磨合仍需要很长时间。秘鲁太平洋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冈萨雷斯认为,目前秘鲁与中国等众多亚洲国家都签署了自贸协定,但秘鲁长久以来运输渠道受到限制,“秘鲁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而这些大集装箱费用的71%都交给了智利两个大型船运公司”。费尔南多解释道,“太平洋联盟下一步应该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利益分配体系。”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杜塞尔认为,联盟内部应积极推行经济结构改革,再进一步推进与亚洲地区经贸合作的谈判。他认为,虽然目前墨中经贸形势很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墨对中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墨西哥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石油、矿石等低经济附加值的大宗商品,中国向墨西哥出口多为工业制成品。这可能会影响太平洋联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进行自贸谈判。

杜塞尔同时指出,随着太平洋联盟规模的扩大、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数目的增加,太平洋联盟将成为拉近拉中关系的重要推手之一。太平洋联盟四国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的重要“跳板”。

(本报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2月1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1日 22 版)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