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01日02:02 来源:解放日报
■通讯员贾佳 本报记者沈轶伦
新春佳节,在松江的田头乡间,链接传统记忆的叶榭软糕少不了成为当地村民的桌上餐。最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传承人顾火南的这份老手艺活又忙起来。凌晨3时不到,顾火南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笼屉上小心铺一块竹垫子,再加铺一层纱布,套上一个正方形的模具,顾火南熟练晃动起筛子,雪白的米粉簌簌落下,雪花般均匀铺满整个模具。又在“雪花”中间掏出空隙,塞入豆沙,铺好后,再点落几笔红绿丝,如此,软糕就可以上锅了。
叶榭软糕吃起来香甜软糯,不会太甜,又不失浓浓的米香,个中诀窍绝不止在这短短十几分钟内。顾火南向记者透露,单这制糕的米就很有讲究。把大米泡进清水桶,隔日便换一次水,把米的酸度“泡开”:“在大米中加入了一定配比的薄荷和菊花,这就是叶榭软糕的独特秘方。”
多年来,叶榭软糕一直保持着“平民价位”,几年前,每块卖1元钱,如今,价格略涨,每块也只要1.2元。
“米磨成粉后,隔日口感就会变差,所以就要现做现卖。”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每天最多制作80份(蒸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专于叶榭软糕制作,这份手艺活让顾火南坚持了将近30年。
(来源:解放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