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9日04:19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大众旅游消费提升。新格局下,彭水将如何积极调整自身定位,出台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带动大众旅游消费?
钱建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大众旅游消费提升,为彭水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彭水县始终坚持以生态为本、以特色为魂,注重旅游规划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为突破口,加快旅游精品打造,发展大众旅游产品,既有传统的观光游览项目,又有现代旅游的品牌,更有高端消费的精品。
彭水县科学规划了“一线四区”旅游发展战略,以乌江画廊为主线,升级打造阿依河旅游区、水上休闲运动旅游区、摩围山旅游区和郁山古镇旅游区,为建设中国知名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打下基础。可以预测,未来5到10年,彭水这张绚丽的乌江画廊名片,将以其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呈现在世人面前。
重庆日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把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彭水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如何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两者共赢?
钱建超:被纳入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后,彭水旅游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未来几年,彭水县将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方针,建立摩围山、七曜山生态屏障,打造两江四岸绿色长廊,建设乌郁两江生态廊道,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地质灾害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力保护乌江、郁江、阿依河水资源,摩围山森林资源,鞍子苗寨民俗文化资源和郁山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同时,提档升级四大旅游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养生、养心、养老产业,建设太极养生产业园、摩围山康复疗养中心、摩围云顶养心苑、万足滨水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鞍子民俗村寨,建设民俗风情长廊和民族文化一条街;建立国家、省市、地方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到2016年游客接待量达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5亿元。
重庆日报:近年来,渝东南片区一直在探讨如何将旅游整合,进行抱团营销。彭水将通过哪些举措突出自身特色,借助整体营销优势实现自身突破?
钱建超:在渝东南民俗旅游片区,彭水尽管资源禀赋优越,但旅游起步晚、基础弱,尤其需要重庆国际大都市的带动和片区兄弟区县的带动。
目前,彭水旅游处在武隆、黔江、酉阳形成的“三角”腹心,既有强势遮蔽的不利,又有品牌驱动的优势,水上游乐、养生度假、民俗文化产品弥补了周边旅游业态的不足,特别是阿依河、“爱情治愈圣地”等品牌深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彭水加入抱团营销,有助于优化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彭水旅游快速发展。
彭水将练好“内功”,借助“外力”,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每年政府安排5000万元,实施文化兴旅“十个一”工程,办好“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和“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中国彭水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等活动,以重庆为核心梯度开展客源地营销,不断提升彭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加入区域联盟,统一规划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制定旅游联合营销计划,共同创建区域无障碍旅游区,共同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