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9日01:49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曾昭阳
本报通讯员刘华山
1月27日,记者采访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村民老杨时,他说,8天前的一幕仍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正在郑州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享誉全国的“民工司令”张全收,抽空回到拐子杨村,给老人们发过年红包,给困难群众置办年货、发放慰问品;同时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张全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给大家作“述职报告”,谋划新一年发展大计。
“拐子杨村要发展致富,必须走好土地流转这条路。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高效农业,让土地增加收益、农民增加收入。如果大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老年人不用干活儿,就有土地分红;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如果跟着我干,我保证每人每年至少挣三万五千元。”张全收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张全收向村民透露,已经把村里的土壤送到北京化验,如果村里的土地能种植土豆等高效作物,今年就开始试点种植,销路已经找好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去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张全收自己出资,带领拐子杨村几十名村民代表到深圳参观考察,寻找拐子杨村新的“发展梦”。现在,村里的土地流转规模已达上千亩。
“今年五一,咱村村民还要到深圳参观考察,费用我全包!”张全收向全体村民承诺。
“今天我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年咱村争取了一个好项目,就是要打通咱村通往县城的快速通道,以后大家出门就更加方便啦!”张全收响亮地说。
“村里的大事小事,全收真是没少操心!”这是村“两委”班子对张全收的由衷评价。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几年来,张全收本人出资对村里村外大小街道都进行了硬化。今年,除了要打通这条快速通道外,张全收还计划把村里的一些小巷子也硬化硬化。
“我们要争取让村里的水泥路巷巷通、户户通!”张全收的话音未落,会场已响起热烈的掌声。③7
(来源:河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