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安吉:美丽心灵成就美丽乡村

2014年01月24日04:2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安吉:美丽心灵成就美丽乡村

浙江安吉美丽乡村一景。资料照片

  1月22日晚,浙江省安吉县龙山体育馆内座无虚席,11位2013年度“安吉骄傲”走上领奖台,阵阵掌声使这批安吉好人收获了感动。这是连续9年安吉年度最受安吉人关注的颁奖典礼,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直播,这批安吉好人当晚就成了安吉人热议的话题。

  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起源地,也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县。在安吉,美丽心灵成就美丽乡村。

  “安吉好人”如何产生?

  “每个故事都感人肺腑,每个事迹都催人奋进,哪一个都舍不得,真是难呀。”作为2013年“安吉骄傲”评选活动组委会主任,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有娣今年要从97个预选人中筛选出20个候选人、最终评选出11个表彰对象。

  “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信念,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地方不断提升自身文明,引领社会积极进步的精神力量,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和方法。”县委书记单锦炎说。

  安吉县从2005年起,就开始寻找本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榜样,每年评选一次“安吉骄傲”,所有候选人由各级各部门推荐,经过组委会从每年上报的近百位预选人中筛选20个正式候选人,然后在当地媒体上同步用声、屏、报、网进行集中宣传,最后通过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现场投票和组委会36个成员单位投票,总票数按照60%民意票和40%成员单位票的权重,最终产生10个左右的年度获奖人物,并在每年安吉两会期间举行颁奖典礼。截至目前,安吉县连续9年已经评选产生了95名“安吉骄傲”和20名“道德模范”,由于是百姓评、评百姓,这115名安吉好人就像115面旗帜在安吉百姓身边高高飘扬,百姓随时看得见、听得着、信得过、学得快,因而也就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

  一滴水汇成了一条河

  说起梅溪镇石龙村的魏钧,熟悉的人不会太多,但提起“滴水公益”,却名声在外,全国现已有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等11个省市321个县市区建立了“滴水公益”组织,一样的理念、商标、行动,而“滴水公益”组织创始人就是魏钧。

  魏钧的公益梦始于2006年。有一次,朋友发来几张云南贫困孩子的照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现在怎么还有孩子读不起书?”这让魏钧甚为惊讶。更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他从安吉县妇联了解到,安吉也有不少贫困孩子。

  当年4月,他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滴水公益”这个民间公益组织,名字寓意“点滴之水,汇而成河,润泽四方”。此后,魏钧辞去工作,把所有精力和积蓄都投入到自己的公益梦中。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大地震,正在贵州开展爱心救助的魏钧,当天就赶到青川参与抗震救灾,因在一个星期募集到震区6000台板房学校急需的电扇,受到当时在灾区救灾、时任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的关注。魏钧回来后就到浙江省慈善总会上班,现是义工部的副主任,承担了招募义工的任务,通过他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浙江现已有77个县市区建立了义工组织,1600多支义工服务队和50多万义工长年活跃在浙江大地。截至目前,“滴水公益”帮助的困难人群已超过9万人次。

  魏钧2007年被评为“安吉骄傲”,随后又获评“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浙江省道德模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钟表工”语惊洋教授

  出生在安吉报福镇统里村的任卫忠,是安吉港航管理局一名员工,为了保护环境,利用业余时间在村里实施自己的环保方案。他从不准卖一棵树、卖一块景观石做起,上街倡导拎竹篮买菜,终于将统里村建成全县第一个生态村,并成为上海市环境教育实验基地,任卫忠因此被评为2005年的“安吉骄傲”。

  在剑山村翠竹掩映的滩涂边,一幢幢崭新的民房建筑群拔地而起,与周边民房不同的是,眼前这幢幢楼房不用砖头却砌起了8米高壁墙,整幢房屋外围墙体材料全部由20%黄泥搅拌5%石灰用模板夯实而成,这是任卫忠不用一根钢筋和一滴水泥建起的两层楼房,房间不用空调却冬暖夏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办事处总代表史任达慕名来到浙江省安吉县实地查看后认为:“这种建造理念和建筑模式可在全球各个国家大力推广。”去年12月11日,任卫忠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亚洲绿色建筑高峰论坛”上作的“吾乡吾土”的主旨演讲令亚洲九位建筑师惊叹不已。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榜样的力量则是无限的。在任卫忠和八位安吉民间环保人士的发起下,安吉环保公益协会应运而生,107名环保公益协会的会员长年行走在安吉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污水、黑烟偷排,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正是有一大批这样的环保卫士的不懈努力,安吉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县和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政府的弘扬与民间自觉的行动形成了强大合力,安吉好人的裂变效应使得安吉真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爱心城市’。”安吉县长王树深有感触。(本报通讯员 陈毛应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辉)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