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9日06:23 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提示
一所学校的魅力,源自标志性的教学成绩,也源自内涵显著的办学理念。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践行公益为追求,大足城南中学历经20年风雨,从一个只有162名学生的乡级中学蝶变为拥有3个校区上万名师生的市级重点学校,这所民办学校注定是一个奇迹。
解读城南中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教学,二是公益。它构建起城南中学丰富立体的形象,也构筑起一所民办学校的社会担当。
“最重要的是能为社会服务,让具有公益性的教育帮助更多学生成长成才。”城南中学校长邓辉如是说。这面大足教育界的旗帜在今天依然追求着一流的教学质量,依然践行着公益事业,让教育在爱的阳光下砥砺前行。
爱心 年投百万为贫困生助力
作为一所全靠自筹经费运营的民办学校,收费低廉无疑与生存相悖。
“就拿初中学生收费来说,每生每学期原来为2500元,去年才调整为3000元,而高中每生每期为3000元。”城南中学相关负责人谈道,因为主张公益性,校董事会还创设了助学基金和奖励基金,帮助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完成高中以及大学学业。
在城南中学,每年对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之大是罕见的。据统计,仅2013年,城南中学初中部为贫困生及留守儿童减免学费、发放奖学金就达到568万余元,高中部达到583万余元。这不是“炫富”,这笔钱分为生活资助、文明礼仪奖、升学奖等多种形式发放,为学生学习生活消除后顾之忧。
有同行对校长邓辉这样评价:“他坚持以服务中低收入群众为办学原则,坚持走公益事业的路子,尽最大努力为大足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
在城南中学这个1万多人的大家庭里,除了钱的资助,在学生身上更是倾注满满的爱心和关注。
据了解,城南中学有很多孩子家都不在大足,有的甚至是从周边省市慕名而来。周末,班主任老师会组织他们一起去逛街、游玩……学校还免费请他们吃“大餐”,让他们畅享愉快和温暖。
城南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雪说:“学校的照顾让我觉得很贴心,学习起来也很有动力,今年就要毕业了很舍不得。”
随着学校逐渐壮大,城南中学的这段公益路反而越走越坚定,聚集起更多的感动,拧成一股前行的力量。汶川地震学校捐款36万元;学生张杰得了脊柱弯曲病学校捐了3万元;上周,为区内一重病教师捐款近10万元……近10年来,为学生、学生家长及友邻学校师生捐款100余万元。
责任 精细化管理育出好师生
除了爱心,责任感也是公益性最好的体现。
责任感之于城南中学,是对师生每一步成长负责的坚持,是让学生及背后的家庭更幸福的考量。
在城南中学,后进生比好学生更受“偏爱”。
一位高二才从主城区某校转学到城南中学的学生,行为习惯差、不爱学习,为此,校长邓辉亲自找他谈心,班主任解庆川及科任老师一起出谋划策,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如今,这名学生进入大连就读留韩预科。
“每一个不听话的学生背后都有一段‘辛酸史’,我们不能放弃他们。”邓辉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到人生方向。”
事实上在城南中学从差生变为优生的学生很多,他们不仅能够顺利毕业,有的还可以考进重点大学。
充满责任感的城南中学不仅懂得教出好学生,还懂得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带出好教师。去年教师节韦现明老师莫名收到150元话费,调查后发现是学生家长赠送的。“家长是好心,钱的数量不多,但违背了学校制度,也违背了我的职业操守。”韦现明拿出150元作为该学生的生活费,并向学校作出汇报。
在城南中学,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有数据统计,近几年教师拒收、退还家长现金就有10万多元。
一所民办学校就是这样守护着自己的坚持。用邓辉口头禅来说:“在城南中学这一亩三分地,必须坚持风清气正。”
在小学、初中、高中“三驾马车”模式成型之后,邓辉进行了“简政放权”,将经费和行政管理权下放。2012年3月,城南中学召开了出资人大会,会议决议确定,城南中学必须登记为非营利办学。这就意味着股东将放弃红利分配权和资产继承权。这样的决定,既着眼于城南中学全体教职工的未来,也着眼于大足教育的未来。
创新 素质教育为发展辟新路
谈到如何实现教育的公益性,有教育专家指出,首先要立足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真正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关爱。
也就是说,追求教育的公益性,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城南中学对于不同禀赋、家庭的学生,都将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针对学生特长发挥他们的潜质,实现未来的持续发展。
在大足区南山上有两座新修建的两层楼房,这里是城南中学的“发家地”,现在已成为学生学煮饭、种菜,在锻炼中掌握更多劳动技能的乐园。
邓辉说:“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是我们的追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城南中学还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从2008年至今,已有103名师生由学校出资赴德国洪堡德中学学习交流。而学校也为学生炫出个性提供了舞台,音乐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大显身手。
在“守”与“变”中,城南中学在践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抒写出辉煌的成绩,也让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步伐显得铿锵有力。
据了解,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市、县科模大赛、田径运动会、专题文艺表演等活动获奖达2000多人次,其中荣获全国性奖项约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去年参加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外语艺术大赛节目英语短剧《守株待兔》获最佳节目奖,且被邀请到国家大礼堂表演,英文儿歌联唱获全国二等奖……
学校发展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肯定,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民办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语文教学十佳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执着 公益教育让社会更美好
作为公益教育的先行者,城南中学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未来生活更美好。据了解,学校正在展开一项研究,对1997年以后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追踪,了解他们毕业后的去向及幸福指数。
该项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邓辉谈道,主要是想由社会检验以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通过社会反馈来修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让学校今后有所突破,更好地服务社会。
事实上,邓辉对毕业生非常“留恋”,对于缴不起大学学费的、成绩优异却没钱出国留学的毕业生都将给予一定的资助。在他看来,这只是用公益性的教育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这种让社会更美好的情怀或许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30多年执着于教育事业,从民办教师到校长,他从没放弃对教育的思考。
1977年,邓辉被当时的大足县城南公社领导任命为三元小学民办初中班语文教师。能力被人怀疑,在困难面前邓辉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他通宵达旦地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一起睡在用课桌拼成的床上,从自己每月20多元的工资中拿出钱买煤给学生蒸饭、烧开水……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所教学科成绩显著。1978年评为“重庆大足县优秀中学教师”;1993年中考,一个即将垮掉的初中班全班高中上线率为100%……
去年,学校再次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中考成绩,大足全区前10名均由城南中学包揽,其中318人考上市直属中学;高考成绩保持连续10年全区第一,重点上线率高达34.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城南中学看来,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只为一时声誉,时时刻刻都要记着以人为本,用行动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才能实现公益让社会更美好。
教师风采
俞江华:用挚爱托起蓝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俞江华注重在班上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所带班级不仅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综合素质也非常高。俞江华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学会关心学生,“爱”字当头,不仅要为贫困生申请困难补助,还要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开导学生,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尊重并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积极鼓励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学习的欢乐和进步的喜悦。
卢红梅:做幸福的班主任
卢红梅带的是住读班,因此她常常扮演着老师、妈妈、朋友等多种角色:学生病了叮嘱吃药、夜晚为他们盖好被子、进步了给予表扬、遇到困难一起找解决办法、学生想家了就与他们谈心、闹矛盾了就来一场心理辅导……用这样的方式,卢红梅把爱平均地分给了每一个学生,换来了学生的喜爱,也换来了家长的信任。在去年毕业考试前,卢红梅还贴心地用发信息的方式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为他们送上一个笑脸或者鼓励的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梁琴:用诚心去爱学生
2013年6月8日下午5时30分左右,当全班一起高呼“老娘,我们爱你”的时候,是梁琴老师最感动的时刻。教书20年,当了19年的班主任,梁琴对待学生的诚心一直没变。她常为生病的学生熬药、带学生一起锻炼身体,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去追求人生的幸福。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她会多一份诚心,尽可能地去关怀、去包容、去改变。她一直提醒自己不去过多追问成功与回报,只要用诚心爱学生就好。她总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学生,用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诚心去温暖学生。
城南中学为灯塔中学重症教师送温暖
近日,城南中学为灯塔中学重症病教师余文祥送去了全校师生的关心问候和爱心捐款,共计捐款90469.70元。
在得知余文祥患病急需费用医疗后,城南中学团委、少先队大队部第一时间在3个校区发出全校师生献爱心倡议,学校领导带头捐款,3个校区纷纷掀起了师生们学雷锋献爱心的热潮,为这位大家毫不熟悉但急需大家汇集爱心力量的重症病人自愿捐款。
1月8日,学校部分师生前往灯塔中学看望了余文祥老师,并送去衷心的祝愿。
文/何霜 刘进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