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7日06:37 来源:新华日报
2014年,是宿迁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
就在刚迈入新年的第一个周末,宿迁召开了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吹响了奋力冲刺小康、跨越赶超发展的冲锋号。
市委书记蓝绍敏认为,抓住一次机遇就能争取一次主动、赢得一次跨越。就宿迁而言,目前正面临着跨越赶超、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三大机遇叠加期。
刚刚过去的一年,宿迁的GDP、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了三年翻番,11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首位。今年,宿迁在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亿元的基础上再“加码”,确立了1600亿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宿迁将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扩大有效投入,破除看不见的“玻璃门”,对社会投资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限制,放开放活交通运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与旅游、金融等领域。
跨越赶超的支撑在项目、在企业。面对企业主体不活且不多不大不强的局面,宿迁把产业“集聚”作为破解之道并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如今在泗阳县,2平方公里的轮毂产业园汇聚了20余家轮毂及配套企业,年产能超过1200万只,产值35亿元。在宿迁市区的江山大道上,北斗星通、广博实业、百威英博、中亚特钢……14家上市企业的“招牌”吸人眼球。市长王天琦说,“为了加快产业集聚,怎么支持都不为过!”
就在刚过去的几天,宿迁市区运河文化大桥、发展大道南延段工程正式通车,宿淮铁路已具备通车试运行条件,运河中心港开港通航,通港大道正式开工,传化物流项目启动建设……随着这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的竣工或启动,宿迁区域优势显著改善,跨越赶超也更加底气十足。
抢抓转型升级的机遇,宿迁严把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利用关,变政策“普惠制”为“特惠制”,与产出、纳税、设备投资“三挂钩”。同时,重点支持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中的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龙头企业、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的特色企业以及在本地能构成相对完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等“四类企业”发展。
走进广博宿迁工业园的粉体生产车间,展示柜里摆放着企业的主打产品——纳米镍粉、银粉和合金粉。这些细细的粉末,是通讯电子产品、高端导电材料甚至航天航空材料的必需品。以优惠政策引导好产业、支持好企业,宿迁不断提升项目的“含金量”。2013年,宿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增长18.3%,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19%。
谭巧珍是一名刚工作的大学生。前不久,公司安排小谭办宿迁分公司的登记注册,她3天就把工商营业执照、国税登记、地税登记还有市质监局的代码证办好了。小谭的“速度”得益于宿迁并联审批改革,缩短了审批时限。
宿迁因改革而著称,也因改革而发展,宿迁的改革将永不停步。1月6日,宿迁市委、市政府下发一号文件《关于近两年深化改革的若干要点》。文件立足急需做而又能做的事,对近两年的改革作出部署和安排。把改革当做机遇,以改革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宿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也是宿迁小康路上继续实现跨越赶超的动力之源。
本报通讯员 熊 磊 本报记者 徐明泽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