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牡丹江 创新棚改模式取得多赢实效

2014年01月14日10:4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牡丹江 创新棚改模式取得多赢实效

  (上接第一版) 牡丹江全面推行阳光征收,解决棚户区居民“迁得动”问题。通过实施“三公开三监督一开放”(即征收拆迁全程公开、工程建设全程公开、动态信息及时公开,强化群众监督、强化媒体监督、强化内部督办和安置房源一开放)工作机制,运用回迁安置房源认定公开电脑摇号和弱势群体房屋征收全程代办服务等工作方式,使征收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合法,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顺利落地。同时,制定出台符合实际的廉租、公租房建设和棚改的扶持政策,对动迁户上靠户型面积差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为了让中低收入家庭能住得起楼房,相关部门还想方设法,多方面增加居民收入。他们与产业项目投资者签订非专业性用工优先聘用棚户区居民协议,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对回迁户中低保家庭成员、重大疾病人员和重度残疾人员加大补助资金投入力度和就业辅导;在安置小区设置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在与物业公司招标时明确约定,给予特殊人群“以工代费”政策,妥善解决好特困群体因住房条件改善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问题,让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回得来、住得起”。

  旧小区改造擦亮“被遗忘的角落”

  “地下管网全部换新的,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想不到,像我们这样的旧小区没有被‘遗忘’!”东安区花园小区的居民纷纷感叹生活的变化。

  近年来,牡丹江市提出打造宜居城市,在加快新城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同时,他们没有忽视这两者间的一个群体: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拆迁重建的城市中心区旧小区居民。

  2012年,该市对9个老旧小区、34栋楼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一次探索性改造,改造面积27.8万平方米,近3000户居民受益。2013年,他们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原则,启动百万平方米老旧庭院整治工程,主要涉及“天、地、门、面、线、道、绿、棚、窗、健”十个方面,共完成投资1.6亿元。对163栋楼房进行坡屋顶改造,改造地下管网1.32万延长米,完成地面硬覆盖10.17万平方米,新建、修缮化粪池95座,整修马葫芦1258个,给30个小区安装了庭院大门,对23个小区进行了绿化,给21个小区新安了健身器材,拆除违章建筑744处,拆除配建棚厦643处。打造了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示范点,让居民切实享受到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