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重拳治奢 看得见的作风之变

2014年01月14日05:44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重拳治奢 看得见的作风之变

  (上接1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铁面执纪,查处力度空前,上至厅局级领导,下至普通党员干部,任何人只要顶风作案,违反相关规定,都会受到严肃处理。

  2013年1月,城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少东在主城某高档酒店为其子大操大办婚宴,收取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造成极其恶劣影响。随后,纪委介入调查,于少东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

  同样“落马”的还有秀山副县长、公安局长,因违规购买公务用车、借占用下属单位公车、公车私用及借其女儿婚礼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等问题被查处。

  对查出来的问题,加大惩戒问责力度。10月,市纪委通报了包括这两起案件在内的6起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没想到这么大的‘老虎’,说查就查了。”

  市纪委通报典型案例的举措,振奋了党心民心,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同时,增强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对贯彻八项规定、不断改进作风的信心,也为基层打“苍蝇”奠定了底气。

  巫山县委专门成立干部作风整顿办公室,抽调非巫山籍干部组建检查组,对干部作风开展暗访督查。截至2013年10月,该县已对有违反上班纪律、履职不到位等表现的109名干部在全县予以通报批评,另有4名镇村干部因设宴收礼被免职。

  潼南县抽调近80人,组建20支督查组,重点围绕公款吃请、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

  着眼建章立制,各级各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璧山、忠县、梁平、开县、巫溪等区县纷纷出台专门治理办法,严禁党员干部借升迁、乔迁、子女参军等名义大操大办,收送礼金,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宴席操办标准及程序,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黔江、武隆等区县出台了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生活作风监督管理办法。

  一时间,拒绝公款吃喝,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

  党风带民风

  厉行节约蔚然成风

  党风政风的转变,也促进了社风民风的好转。尤其是在重庆部分边远区县,遇到喜事,一直存在办席请客的习俗,而随着厉行节约从制度落实到行动,这样的习俗也在发生改变。

  进新屋,办个乔迁宴;参军,办个送行宴;孩子考上大学,办个升学宴……在酉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富,办酒席,请客办酒真丰富”,在外打工的老李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找点钱,都投到人情上了。”

  去年初,酉阳板溪镇摇铃村文书冉某某违规请客,大摆酒席。经举报后,第二天就“下课”。处理之快,对当地党员干部起了巨大震慑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当地移风易俗,酉阳引导全县278个村居会建立了狠刹请客送礼歪风的村规民约,并要求党员干部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劝导员”责任。“现在干部不办酒了,老百姓也就跟着少办了。”老李说。

  同样,南川、秀山等区县也深入农村和社区,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进行自律,摒弃人情宴成风、礼金负担重等陋习。

  在主城,厉行节约也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市文明办设计并推出米宝宝形象,提醒市民节约惜福,吃不完要打包。而高档餐饮酒店也在积极转型,南滨路餐饮一条街纷纷推出平价年夜饭,有些饭店还接受网络团购,价格回归大众。一位准备为家人预订年夜饭的市民大赞这样的改变:“老百姓得实惠,当然要支持。”

  除了可以直观感知的扑面新风,更多的变化润物无声:这一年,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大幅提高,参与反腐热情高涨,全市实名举报上升,公益性举报增长;党政机关“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