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9日08:08 来源:福建日报
这是一座砥砺创新的发展之城!这是一座渐进崛起的幸福之城!
秉持“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按照宁德市委、市政府建设“六新大宁德”战略部署,蕉城区加快实施工业发展突围、现代农业突破、商贸服务提速、项目建设提效、旅游文化晋位、区域品牌晋级、民生事业争先、党的建设争优等“八大工程”,奏响了“产业城、先行区”建设的雄壮凯歌——2012年,区财政收入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8名;2013年上半年,社会治安满意率位居全省第8位;2013年,预计实现GDP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3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其中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等7项指标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思路先行
后发赶超的强大引擎
“区要兴、民要富,二者缺一不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步快跑,首先必须理清发展之策,谋好转变之路,找准突破之举。”蕉城区委书记王世雄说,按照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构建主体功能明确的区域发展体系”的要求,蕉城区进一步完善“五大功能区”规划思路,即以宁屏线为主轴的霍童溪生态经济区,以漳湾临港工业区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飞鸾、三都为重点的三都澳海洋经济示范区,以宁古线为长廊的绿色高优农业区和以中心城市为半径的现代商贸区,朝着“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渐进崛起。
思路、门路、出路。通过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天冠木薯深加工和东部呼叫中心中国·声立方等工业经济“挑大梁”,实现“高速式增长”;通过宁德蕉城城乡统筹示范园美丽乡村、三屿围垦园区和闽东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的强支撑,实现“跳跃式增长”;通过培育漳湾、飞鸾和金涵等乡镇先行发展成为增长极,实现“带动式增长”;通过依托项目研发中心、专家咨询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叠加式增长”。
创新、创业、创造。进一步落实项目“五个一”和首席责任人工作机制,采用处级领导挂钩,区直单位包干,各乡镇(街道)和三都澳经济开发区成建制协助漳湾镇开展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收海等形式,全力推进项目要素匹配,全年完成征地收海面积近3万亩。制定出台扶持工业经济、商贸企业和现代农业等近20个系列优惠政策,建设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建立行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体现“解放思想、力求先行”活动的放大效应。
项目先行
产业升级的强力支撑
行走蕉城大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八都镇霍童溪沿岸,规划面积12800亩的宁德蕉城城乡统筹示范园美丽乡村项目正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片青山绿水间将建成一座集宜居宜业、养生养心、休闲休假于一体的产业新城,游艇产业基地等项目正入驻在对岸近8000亩的三屿围垦园区,一幅以宁屏线为主轴的霍童溪生态经济区画卷正逐步绘就。
在蕉城区游艇产业基地,第一艘游艇“蕉城号”顺利下水,三都澳与厦门湾、闽江口作为福建三大游艇产业集聚区一同被列入《福建省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范畴,终于初露端倪。
十八大召开一年来,蕉城区凭借宁德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市要素调度、资源配置、项目布局和产业带动的机遇条件,借势创新运作、承载项目、筑巢引凤、塑造内涵、激活消费,力促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没有龙头项目的带动,就谈不上后发优势,更谈不上跨越崛起,要主动作为,以龙头项目促产业集聚升级,以新兴产业助区域经济发展。”蕉城区代区长毛祚松说。
2013年,蕉城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148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个;39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8.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5%;11个在建“双百项目”完成投资30.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69.34%;占地1500亩的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和占地6400亩的漳湾新型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民生先行
幸福蕉城的坚强保障
“好政策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村医对未来不再迷茫!”蕉城区财政每年出资66万元解决了所有符合参保年龄的村医养老保险问题,福建省老科协领衔的全省首家村医培训中心在蕉城揭牌开班。同时,覆盖16个乡镇(街道)111个基层医疗单位的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投入运行。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 商业城、华力广场、昌福商厦和八一
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去年累计 五路东段拓宽工程等项目建设,抓紧
投入“三农”资金1.6亿元,在全市率先 推进南漈公园改造等民生项目建设。
完成全区16个乡镇(街道)现代农业发 实施社会事业繁荣行动。抓紧落
展规划编制,构建了1个农业示范区、18 实28项4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加
个农业示范园、77个农业示范点,抓好 快金涵小区三期、宁德五中和区实验
全长39公里、总投资2.3亿元的九都至 幼儿园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扶持推
虎贝红色旅游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 进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南阳特大型
目建设,以茶产业、中药材种植业、特色 生猪养殖龙头基地等12个省、市、区
水果产业、林下特色畜禽业和食用菌产 级副食品基地建设。
业等为主导的山地农业开发步伐加快。 “突围突破、提速提效、晋位晋
实施城市形象提升行动。开展省 级、争先争优”的发展主旋律正为蕉
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 城——临海新兴产业城·环三发展先
动,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治理,抓好金 行区的建设注入强劲活力,成为海西
涵片区“三旧”改造、汇盛商贸、瑞丰 东北翼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