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讲“向群众学习语言”是要学会与群众沟通

麻花辫1

2014年01月08日15: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曾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因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党历来走的是群众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少数领导干部不懂得用群众的语言说话,自然也就很难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的甚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引文据典一大堆,面对群众常常讲些大而空的套话、官话甚至废话。久而久之,群众路线便走歪了。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讲好“群众语言”至关重要。

学习群众语言,需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此足见“虚心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要学好、学懂、学通群众语言,必须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多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放低姿态,以民众视角,与群众交流,为人民说话,拜人民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怀群众疾苦,努力做到“基层处处是课堂、群众人人为老师、服务事事当听课、调研时时在倾听”。只有如此,才能取得群众语言的“源头活水”。因而,必须下大气力学好群众语言。以“学生心态”与人民“零距离”接触,和群众走到一起、打成一片,得到群众理解和信任,学好走稳“群众路线”的硬功夫、真本领。

学习群众语言,需要常怀“下基层”的决心。要在实践中学习群众语言。实践是群众语言的源泉,领导干部应自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接“地气”,多闻“土气”,常与群众拉家常、话里短,在“基层生活”中汲取群众语言的精髓与内涵。然而当前,却有一些干部忽视基层学习的重要性,整天坐办公室啃书本、拍脑袋,想当然的自我学习,结果往往官腔浓、空话多,脱离群众实际生活。老百姓看不懂、听不明,久而久之离群众越来越远。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必须坚持“下基层”。只有对基层工作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才能对群众语言进行长期积累,用时方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学习群众语言,需有放下“官架子”的勇气。群众语言好比一面镜子,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群众基础牢不牢、群众工作实不实、群众路线稳不稳,都能从镜子中反映出来。俗话说:“言由心生”。对于广大干部来说,在群众面前总是一副“老爷样”,说起话来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官腔十足,结果便往往导致群众的反感和抵触。因而也就谈不上用群众语言去引导和凝聚群众,去做好群众工作。不会、不善、不愿讲“群众语言”,也反映出一些官员脱离群众的官场做派,折射出个别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因此,只有从思想意识上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 放下架子、丢掉官腔,才能学精群众语言、做好群众工作、融入群众生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