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的“师级标准”伙食警醒谁

坊茨风韵

2014年01月06日16: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9年刘邓大军接管重庆以后,他们还带着从大别山出来的炊事员老程。平时老程就给他们做俩菜,一荤一素,后来老程回老家去了,换了新炊事员,成了八个菜,鸡鸭鱼肉都有,邓小平非常生气,就问后勤部长伙食是什么标准,后勤部长说是没有标准,之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地主老财主吃饭,都要量入为出,我没有标准,真是把他们都比下去了,你要知道,我们国家还很穷,好些人还在挨饿,不能没有标准”。很快,刘邓首长的伙食降到了师一级,从此,这条标准也就成了一道“硬杠杠”。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奢侈浪费的严谨作风是值得称道的。自古以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党员干部更应该在这方面带好头,从日常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在吃喝上,不能超规格、超标准,决不享受特权,也要严守这条“硬杠杠”。在他们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所应有的清正廉明、一身正气的高尚品质,是一面镜子,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切身实践,值得每个人效仿和学习。

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就是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勒紧裤腰带,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杜绝这种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净化干部心灵,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趾高气昂的“官老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干部自身形象,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干部自身来说,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更重要的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常下基层、接地气、品民生,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心连心,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得到净化,才能把精力真正用在服务民生、干事创业上。这也正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传递的真谛,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地戒烟也是说的这个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