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02:13 来源: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卫辉,有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古冢比干庙而声名远扬,以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而闻名遐迩,如今,在中原大地探索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之路的实践中,又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点高、见效快、零上访、可持续,积极、健康、有序、稳妥推进而引人注目。此举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机遇,成为众多名企投资的首选之地。
12月23日,记者到卫辉市农村采访,路过城郊乡焦庄社区时,被车窗外的美丽景象牢牢吸引了目光: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农民住宅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绿化树郁郁葱葱,亭台楼榭,小桥碧湖……这哪里是普通的豫北农村,分明是活生生的城市游园!
“以前俺村可不是这个样!”42岁的菜农沙郑东,正要前往不远的蔬菜大棚采摘蔬菜,看到记者驻足观望,
热情地当起了“导游”,非常感慨地对记者说起了焦庄村的“发展史”。
“焦庄模式”诞生记
“道路难走,污水难排,垃圾成堆,以前的焦庄村住着叫人真‘焦急’!”
焦庄村位于卫辉市城郊乡东北部,东临京珠高速,北接新濮公路,全村共有农户210户,村民900多人,有耕地1990亩,人均耕地2.2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以前,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经济产业基础薄弱,是一个典型的“无非农产业、无集体收入、无特别富裕户”
的传统农区村庄。
与此同时,焦庄村包括前、后焦庄两个自然村,相距较远,整体布局分散,占地达5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长期以来,村民讲面子、比阔气、争风水、抢地边,无序建房、滥占乱建问题比较严重,地基越垫越高,院子越圈越大,邻里纠纷越来越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村内基础设施滞后,脏、乱、差现象突出,公共服务缺失,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变,加上资源缺乏,产业发展滞后,群众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
据焦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宪强介绍,2008年以来,焦庄村“两委”班子在广泛调查论证、积极借鉴外地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资源、旧地改造、发展产业、改善环境”的思路,短短几年便将2个住宅布局分散、环境条件落后的自然村建设成为一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按规划新建房屋190座,共完成拆迁198户,新村在“空心村”内拆旧建新,不仅没有占用一分新耕地,而且节约腾退出耕地120亩。
改建后的焦庄,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实行垃圾社区收集、集中运输处理,注重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社区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
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等机构。综合服务中心、管网、绿化广场、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修建道路3.7公里、19278平方米,主管网3000米,入户管网4000米,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新增太阳能路灯60盏——一个崭新、美丽、宜居的新社区呈现在人们面前。
随后,焦庄社区又成立了高效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500亩,全面实施了温棚蔬菜种植。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23座,直接接收本社区群众就地就业80多人,棚均产出效益1万余元。
看到焦庄的从穷变富、从乱到治,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许宝健感
到非常振奋,在由其主编的《统筹城乡发展——新乡探索与实践》一书中,热情洋溢地把焦庄村的发展变化称做“焦庄模式”。
“焦庄模式”背后的“卫辉做法”
“焦庄模式”是卫辉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焦庄模式”的成功,缘于卫辉市顺应民意、破解难题、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懈探索。同时,“焦庄模式”又为卫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成功范本。
卫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按照“群众自愿、规划引导、尊重规律、因
地制宜、分类指导、趋利避害”的原则,把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向农村辐射延伸,以城镇化的理念来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来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来支撑农村,统筹规划,联动促进,努力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推动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走卫辉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卫辉市结合各乡镇地域、产业、文化等特点,将全市345个行政村规划为100个社区,重点区域内重点社区39个。分析预测各乡镇、各村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工作。规划注重社区功能定位和整体布局,节约土地,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社区规划尽量保存原村落的民风民俗、文化品牌、特色产业和历史记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唐庄镇四和社区、温康社区,孙杏村镇汲城社区,
本报记者李虎成本报通讯员赵同增李娟
顿坊店乡比干社区,城郊乡倪湾社区作为首批启动的示范社区,先行一步、示范引路。把农村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镇区发展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做到“五规合一”,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相协调、相融合。
合理引导,尊重民意。卫辉市委书记王惠民说,“群众自愿不是任由农村无序发展,而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把群众向往城市生活的迫切愿望引导好,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在推进过程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不与民争利,坚持群众自建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群众负担,群众建不建房,什么时候建,如何建,把决定权交给群众。由于该市充分尊重了群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地位,得到广大农民的理解、支持和拥护。今年以来,卫辉市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优
势,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倾斜,努力改善社区入住环境,千方百计吸引群众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保持了稳步快速推进的良好势头。其中,城郊乡倪湾社区、孙杏村镇汲城社区等,通过道路、雨污水、学校、医院、生活广场等设施投入,群众争先恐后入住,出现了群众摇号到社区建房的火热场面。
尊重规律,分类指导。卫辉市重点区域内39个重点社区分布在全市13个乡镇,既有生产条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丘陵区田湾社区,又有比较富足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城中村张庄社区;既有起步较早的唐庄镇代庄社区,又有起步较晚的城郊乡倪湾社区,它们在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别。在社
区建设上,由于群众利益差异较大,往往需求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尊重规律、分类指导。据此,卫辉市本着“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期启动县城周边、镇区、产业集聚区、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内的39个社区,并分为3个类别,探索创新出“城中村改造、新村完善、旧村改造滚动发展、村庄整合、整体搬迁、服务共享、产业发展、城镇带动”等建设模式,分年度实施完成,使新型农村社区边建设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
政策激励,多方帮扶。卫辉市先后出台完善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旧宅拆迁补偿办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奖代补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优惠办法》等多项激励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到社区买房建房,自觉拆除旧房。同时,
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也纷纷制定出台、兑现落实了多项激励帮扶措施。如针对部分暂时缺少建房资金的村民,由乡镇和村“两委”出面与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工程队协商并担保,让群众先预交部分资金便可建房,以保证群众建得起房;为入区建房农户免费提供部分建筑材料;为入区居住农民交新农合医疗保险参保金;免费为困难户实施旧宅拆迁等。
从“焦庄模式”到“卫辉现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扎实稳妥推进,为卫辉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让广大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卫辉现象”。
崭新的农村风貌,优良的发展环境,成为卫辉市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全国各地都在招商,作为“香
饽饽”的广大客商面临众多的选择余地,除了各地能提供的政策优惠及配套设施外,很大程度上要靠优良的发展环境来赢得青睐。据统计,目前,在卫辉市投资的上市企业已达13家(其中,世界500强5家、国内500强2家、行业龙头3家)。以世界500强——百威英博集团为例,其与卫辉成功缔结姻缘并保持让人称羡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美谈。据了解,在百威啤酒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周边的四和、温康、石屏等社区的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卫辉市委、市政府“政府上项目、群众得实惠”的号召,主动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全力支持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个月时间,被百威英博集团亚太区总部誉为“卫辉速度”。
科学的土地运作,良性的产城融合,为卫辉市长远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土地和资金保障方面,卫辉市坚持“拆建并重、以拆促建”的理念,集中实施连片拆迁复垦,以拆迁促建设,以拆迁增土地,以土地运作破解资金瓶颈、盘活社区建设,形成“建设新区、拆除旧宅、复垦土地、拍卖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在全省率先迈出破解社区建设“土地”“资金”瓶颈先行先试第一步。继焦庄社区、倪湾社区节余人地挂钩建设用地指标先后实现1254.3万元的“第一拍”和1402.4万元的“第二拍”之后,四和社区节余的706.8亩人地挂钩建设用地指标成功拍卖,成为“第三拍”,交易额1.38亿元。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目前,卫辉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达到15.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已达
到48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家,利税总额占全市的51.1%。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拉动了当地就业,亟须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卫辉市委、市政府集中布局,在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周边共规划建设了17个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人口约4.5万人,已有2万人到园区内就业,全力保障产业集聚区的人力资源需求。此外,2个农民创业园规划已经完成,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将吸纳当地群众就业8000多人。
采访结束时,王惠民对记者说:“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稳妥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着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探索具有卫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建设‘开放卫辉、财智卫辉、生态卫辉、幸福卫辉’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河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