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重庆临空经济区 振翅欲飞

2013年12月20日05:35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重庆临空经济区 振翅欲飞

核心提示

  坐在轻轨3号线的车厢内往外眺望,阳光下,重庆机场显得格外耀眼——飞机起降有序,旅客、货物川流不息,长长的跑道反射着金黄的光芒。

  就在跑道的不远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的建设场景——50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和长3800米的第三跑道正在加紧建设……

  大幕拉启,机遇凸现。

  江北国际机场、两路保税港、悦来会展中心、空港新城、重庆石盘河商务区,几大功能板块不约而同集聚渝北,使渝北区“临空经济区”的属性和地位陡然呈现。基于此,渝北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10月21日召开的区委十三届三次全委会上,科学提出“全方位发挥临空优势,加快建设重庆临空经济区”的目标任务。

  1 临空经济风生水起

  临空经济具有外向型、高端性的特点,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方向。“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所谓临空经济,指的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相关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在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

  它一方面孵化培育各相关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推动民航事业进步,是民航业和地方经济互利发展的纽带。

  临空经济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早在1959年爱尔兰就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它包括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料,发展加工出口工业,这是早期临空经济区的一种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如日本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史希斯浦尔机场、中国香港新机场,建设方面都推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使机场与临空区互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规划上,呈现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

  最典型的是日本长崎县,依托长崎空港,在滨海区域规划兴建了一个临空经济区,建设一条商务办公街,建立系列航空关联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区、高级文化娱乐区、高级住宅区和高精尖端技术产业区。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2年成立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可谓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之雏形,现已成为成都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南部副中心和产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武汉、郑州、南京、杭州等地也相继启动了临空经济概念的发展。

  “航空运输快速安全的优势满足了现代经济产品的需求。”重庆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称,现代社会正逐渐演变为通过全面运用信息技术,以知识的加工、整合为内涵,以创造智能工具,来改造和更新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大大增强了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王秀模称,大量高附加值、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产品涌现,例如电脑芯片、软件、生物医药、高科技电子产品等,这些产品的运输成本较低,只占到总成本的很小一部分,但对市场的敏感程度却很高,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短,只有很快占领市场,才能获得高额利润,产品对运输的要求很高。

  例如在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工业区布局的“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量大、体积小、应用面广,其最小产品仅仅只有0.6×0.3毫米。这种基础元器件应用到很多产品之中,例如手机、手表等,其运输方式几乎都采用航空运输,因此,这类企业布局在机场周边是最为便利的,比如在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工业区就集中了SONY、NOKIA、松下、爱立信、JVC、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等类似企业。

  2 渝北区整装待发

  坐拥江北国际机场,渝北发展临空经济的地域优势不言而喻。如今,江北机场已成为全国十大机场之一,打造重庆临空经济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12月4日下午3点半,十几辆满载笔记本电脑的大卡车一字排开,在江北国际机场北边的国际航空货运站门口的小广场卸货,这些“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将在20多个小时后,到达欧美等地。

  就在刚过去的11月,江北机场的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到9444.9吨,是单月成绩的新高,抵得上2010年全年的成绩。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空港城市都先后提出要打造临空经济区,以全面发挥机场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渝北区发改委综合规划科科长吴勇介绍,打造重庆临空经济区,时机已经成熟。

  吴勇称,综合分析渝北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现状,由渝北区牵头建设重庆临空经济区具有坚实基础。

  首先是江北机场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2年,江北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2205万人次、27万吨,均位居全国机场第9位。加上2015年江北机场将建成长3800米的第三跑道和50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届时客货吞吐能力将分别达到4500万人次、110万吨,其巨大的客货流量以及带来的资金流、信息流,将给重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增添强大动力。

  其次,开发平台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江北机场周边先后布局了空港保税区、重庆园博中心等市级战略平台,渝北区围绕江北机场也相继设立了总规模达80平方公里的空港工业园、台商工业园、重庆石盘河商务区和空港新城等开发主体,已初步形成了以机场为中心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承载临空指向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

  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已经成形。江北国际机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双跑道运行,四期扩建已经全面启动;西部地区最大的客货编组站——龙头寺火车站坐落渝北,渝怀、渝利、渝涪二线、渝万城际等已建成或在建的铁路贯穿渝北;已构成的“二环八射”高速公路中有二环五射在渝北汇集,机场专用线已启动建设、规划建设的还有三环等;同茂大道、保税专用道、机场南联络道等城市干道基本建成;轨道3号线、5号线、6号线等6条轨道连通城区。

  临空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江北机场建成投用20多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力推进了重庆航空物流基地建设,引进了包括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临空指向性强的先进制造业,建成了主要服务于高端人群的奢侈品商业街,以电子信息、航空运输、现代物流、高端商贸、餐饮购物等为主导的临空产业体系构建已坚实起步,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综合以上优势,渝北区提出了建设重庆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思路——

  紧紧抓住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和江北国际机场扩建的机遇,充分发挥航空枢纽、保税港区、国博中心、中央公园的聚合优势,以发展航空物流、保税加工、会议展览为突破口,大力集聚以临空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临空商务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全方位构建临空的新兴经济形态,把渝北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临空经济区,提升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

  3 八大产业做强临空经济

  根据临空经济的产业特点,渝北区初步确定了在临空经济区重点布局八大产业,同时将重庆临空经济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分区

  根据临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空港经济区的规模可按照机场的客流量1平方公里20万人次进行确定,以2020年4500万人次为目标进行测算,重庆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可确定为20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江北机场控制区、空港工业园、台商工业园、空港新城、悦来会展城和空港保税港区。

  按照渝北区打造重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这200平方公里土地将被化分为临空商务区、临空制造区、保税加工贸易区、会展功能区和航空物流区五大功能分区。

  临空商务区(约60平方公里)包括机场航空公司总部基地、两路老城区、重庆石盘河商务区、空港新城,集聚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增值空间大的现代服务业。

  临空制造区(约45平方公里)包括空港工业园及同德拓展区和台商工业园,集聚发展主要依靠航空运输、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

  保税加工贸易区(约30平方公里)包括空港保税港区及拓展区,集聚发展保税加工和转口贸易。

  会展功能区(约19平方公里)包括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及周边区域,集聚发展会展及关联产业。

  航空物流区(约12平方公里)包括机场物流园、保税物流园和机场南端长河村地块,集聚发展主要围绕航空运输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现代物流业。

  在临空经济产业规划方面,渝北区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航空物流——加快推进重庆航空物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仓储运输、国际货物中转、区域快递分拨、货运代理和保税物流。

  临空制造——积极引进临空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引导本地企业向临空制造领域拓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眼镜视光、珠宝加工、高档时装、生物医药、机场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

  总部商务——加快兼具地标功能的商务楼宇和产业楼宇建设,重点发展航空总部、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会议展览——依托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筹办全球性展会,培育品牌论坛,重点发展广告传媒、中介策划、展览设计等关联产业。

  保税加工——加快空港保税港区保税厂房建设,全力提升保税加工承载能力。培育专门进行保税加工、包装装配的保税加工企业,鼓励企业组建能够承接多次保税加工的保税集团,有序推进深加工出口。

  商贸商住——不断扩大以金港国际为中心的两路商圈和以中央公园为中心的高端生活区规模,重点发展高端商住、商贸餐饮、休闲购物等。

  航空服务——重点发展与机场运营密切相关的航空维修、航空配餐、航运保险等,培育发展飞机和大型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转口贸易——完善空港保税港区国际中转、电子口岸等功能,促进保税商品跨境自由贸易,重点发展转口贸易、口岸结算、商品展示、保税购物等。

  渝北区的目标是,到2016年,临空产业成为渝北发展的重要支柱。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