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05:42 来源:重庆日报
▲朱宣咸《荔枝翠竹》。
▲苏葆桢《东风第一枝》。
▲晏济元《水仙》。
▲冯建吴《画面有香》。
(本栏图片均由记者熊明翻拍)
▼陈子庄《江村夕照》。
本年度重庆最后一场竞拍会——“巴渝名家书画竞拍会”将于12月21日下午在晏济元美术馆举行。陈子庄、晏济元、苏葆桢、冯建吴、朱宣咸、王闲影、杜显清、李华生、段七丁等巴渝书画名家的作品,将齐聚此次竞拍会。从12月14日起,竞拍会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预展。
《江村夕照》59万元起拍
陈子庄成本次竞拍会标王
晏济元美术馆馆长王建向记者介绍,本次竞拍会将汇集70余幅巴渝名家的书画作品,最低起拍价仅为1500元,最高的则为59万元。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拍品中包括出生于重庆永川的著名国画家陈子庄的3幅精品——《山间野梅正盛开》、《龙泉山水册之一》和《江村夕照》。
3幅作品均不足1平方尺,其中,《江村夕照》(23×31厘米),起拍价59万元,为全场标王。另一幅《龙泉山水册之一》(22×29厘米),起拍价58万元,折合每平方尺100万元。这3幅作品均由陈子庄的家人提供。
陈子庄有东方梵高之称,是国家明令禁止作品出境的现代画家之一。他一生坎坷,十五、六岁浪迹江湖,开始卖画糊口生涯。由于创作条件艰苦,因此,陈子庄的作品大多为小尺幅。
记者查询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发现,2013年陈子庄作品的市场拍卖最高价出现在11月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他的一幅《花开富贵》以182.35万元成交。
苏葆桢、冯建吴、晏济元作品都有
竞拍会汇集巴渝传统书画“老三篇”
苏葆桢、冯建吴、晏济元被称为巴渝传统书画的“老三篇”,如果说到重庆的传统书画,这三个名字是绕不开的。此次竞拍会,也汇集了“老三篇”的作品。
其中,晏济元的《水仙》(41×60厘米)起拍价为3万元,创作于1987年晏济元87岁时。
王建介绍,工笔水仙一直是晏老擅长的题材之一,其水仙造型婀娜似仙,画面布置、设色、勾线等均有独到之处。此幅《水仙》,极其典雅,清逸出尘,颇具恬静安逸的动人气韵。
中国画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杰表示:“晏济元晚期作品用笔变化无穷,出神入化,达到了随心所欲、高深莫测之境界。尤其在晚年的创作中,工笔与写意相结合,不墨不华,更见骨气与潇洒。”
此外,苏葆桢的《东风第一枝》(45×67厘米)起拍价为3万元。画面中,梅花娇艳,散漫点缀,与老朽之枝形成鲜明对比。
而冯建吴的《画面有香》(44×67厘米)起拍价为5万元。《画面有香》以梅花三、两枝,兰草一小丛,将黄、粉、黑、绿用不同空间与大小自然呈现,或悠哉,或疾走,细观其间尽显洒脱、浑厚。
巴渝名家作品赝品多
成都藏家活跃度高于重庆
“巴渝传统书画名家的作品有极大的上升空间,现在正是一个价格的洼地,值得藏家出手。”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表示。
目前,苏葆桢、冯建吴、晏济元三位画家的作品价格在拍卖市场上都不算高,“大约1平尺平均价格在1.5万—3万元之间。”唐肇新称,但陈子庄的作品已经在市场上进入成熟期。
据了解,与“老三篇”同一水准的书画家,其作品成交价已经是这几位画家的数倍。是什么原因使得三位名家的作品还处在“价格洼地”?
唐肇新认为,首先是重庆缺乏传统书画的评论人士。“评论家对画作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重庆在这块领域缺失了‘发声’的能力。”
其二,重庆藏家活跃度不够。唐肇新告诉记者,相对来说,成都的藏家就多得多。“陈子庄的作品也是由成都藏家推向市场,走向成熟的。”据了解,重庆举办一场传统书画的拍卖会,近一半的藏家都来自成都。
第三,苏葆桢、冯建吴、晏济元的作品赝品太多,严重扰乱了市场。唐肇新说:“比如晏老,他人特别好,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的画作散落在民间的也不少,赝品和真品混在一起,藏家自然有顾虑。”
不过,这两年,巴渝书画名家的作品价格正在呈上升趋势。唐肇新表示:“这说明藏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巴渝书画名家的价值。”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