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重塑文学批评精神

2013年12月17日07:23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重塑文学批评精神

  今日视点

  12月10日,由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和广西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以“当代广西文学批评的回望与重塑”为主题的文艺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区内外的作家、评论家面对面讨论,对广西文学批评进行回顾和重塑。在文学缺乏批评,抑或过度批评的今天,广西文学批评该何去何从?成了批评家们深思的问题——

  1 吹捧,捧不出真正的文学

  “创作与批评,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前来参加论坛的知名评论家谢有顺一语道出文学与批评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能够对作家创作、读者阅读起到推进作用。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文学批评开始变味了,多了市场味、铜臭味和庸俗味。

  有的评论家为讨作家欢心或赚蝇头小利,不惜摧眉折腰,谄媚吹捧,把“文学批评”当成了“人情消费”。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容本镇在《广西文学》近期推出的文学批评专栏“批评进行时”栏目中说道:时下主流价值观的淡化,批评标准的模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文学批评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与特质,失去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在他看来,看似热闹的许多所谓“评论”,或是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或是乱贴标签、隔靴搔痒,或是媚权吹捧、功利庸俗,或是人以群分、亲疏有别。虽有一些恪守良知的批评家坚持发出理性声音,但总被各种嘈杂喧闹的声浪冲淡甚至淹没。

  应该说,文学批评吹过徐徐清风,文学桂军便在这股风中扬帆起航。当这股风受到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影响时,便变成了让人出麻疹的热风,抑或刺骨的冷风,像雾霾一样蔓延到八桂大地。

  于是,在一些作品研讨会上,很少看到那种热烈的交锋,恭维总是多于批评。有的批评者根本没看过作品,就匆忙来“赶场”了;有的不敢指出不足,怕得罪人;有的无的放矢,空发议论;有的浮光掠影,言之无物。一些编辑在书评来稿中,也常见“狗皮膏药”,少见“良药”。就连作家东西也害怕听评论家的“指导”,尤其是那种“空头评论家”。因为有时候作品还没写好,有的评论家就先鼓掌了。“墨迹都未干,鞭炮便响了。”导致有的作家看评论家的脸色来写,有的评论家看作家的脸色来评。东西感慨:“文学批评,过分蔑视,过分讨好,都是不正常的。”有专家指出,把作家捧在鲜花与掌声之中,只会温水煮青蛙,捧不出真正的文学。

  2 真实,是批评家的良心

  过度的表扬,便成了吹捧;而过度的否定,便成了抨击。在一些人眼里,似乎针对名家或红人进行杀气腾腾的批评,就是富有正义感与勇气的象征。但在谢有顺看来,不是说敢不敢批评名人就是批评家。有的批评家喜欢说坏话,觉得敢批评名人就很牛。其实生态是平衡的,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要做出专业意义上的分析论证,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倘若无的放矢一味否定,容易滋生虚无主义的思想。不是把否定当作批评的良心,而是需要有价值的批评。真正的批评家不是看他身边“尸横遍野”,而是在他身边有没有作家站立起来。

  我们在呼唤批评勇气的同时,也要明白,敢于批评,并不等于敢于骂人,而是敢于说真话。广西评论刊物《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曾说,有生命力的批评,首先是讲真话的批评,这不仅仅是尽一个批评家的本分,而是维护批评的尊严、文学的良知。只有把自己真实的艺术感觉放在批评的第一位,我们就能犹如水流的方向一样执着,绕过弯道,直奔大川。广西文坛尤其需要良好的批评之风,才有利于广西文学的真正发展。

  而这真话,便是不奉承、不吹捧、不棒打,而是真诚、真实、真率。怀揣一颗对文学的虔敬之心,对文学批评的责任心,本着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指出具体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即便作家是你偶像,也不要神化;即便作家是你朋友,也要坚持独立人格和文学品性。胡乱吹捧,只会伤害作家、伤害创作。同样,胡乱否定,也会伤害作家、伤害创作。只有建立在真实、清晰、理性的文学逻辑之上,做出切中肯綮的文学批评,才能促使文学创作良性发展。

  3 专业,是批评的基石

  在文学创作与文艺评论甚有差距的情况下,在作家之力远在批评家之上的境遇里,要想掷地有声的文学批评站得住脚跟,除了敢于讲真话,真实批评文学,更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没有专业的批评,就没有足够的底气讲出能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真话。

  “批评家要有专业精神,要有艺术感觉。”谢有顺说道。而这种专业,便是有没有一种理论分析的能力。把作家的好与不好,简洁到位用语言说出来。他说常见有的批评家批评别人的作品,让别人感觉很大众。批评家应该是个杂家,也是生活的专家,要跟进时代,走进作品,不要用既定的思维想象。如果对时代与社会不了解、不深研,批评就会缺真实,不生动。批评要做到放在这个人身上合适,放在别人身上便不合适。

  在广西评论家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教授、研究生。由于职业特点、科研机制、学术评价标准等因素,他们大多数人更注重做课题与写论文,对写评论常有一种有意无意的疏远。在他们看来,评论文章往往缺乏科研论文的分量,学术价值不大被认可。然而,有专家认为,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毕竟存在差距。一些“学院化”批评注重理论,大多是严谨的论说体,少有鲜活的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的见解。真正的专业,除了有学术的根基,还要有独创的见解和可读的特点,让人感觉短、新、实,而不是晦涩难懂、云遮雾绕。

  今天的批评家不仅要面对传统文化,还要面对一个开放的、广阔的新兴文化。批评家应突破世俗的桎梏,有足够的阅读量和严密的思维能力,把准时代的脉搏,以专业的素质敏锐发现作家作品萌芽的状态与虫害,使文学之树根深叶茂。

  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势必有一颗勇敢与担当的心,持有专业的水准对文学对症下药,形成一套真正资深的体系;而一个好的作家,也必定有一个宽容大度的胸怀,接受各种批评之时保持清晰辩证的思维,创作九死一生的作品。当二者有足够的实力,那么用东西的话说,“作家与评论家最理想的状态,便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感,在各自道路上,偶然相遇。”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