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无党派人士称谓的由来

2013年12月17日16:51   来源: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特有的政治概念,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无党派人士称谓的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社会贤达称谓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有声望的无党无派知名人士,被称为社会贤达。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双十协定》中提出“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事”。1946年旧政协会议召开,有9位人士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后,社会贤达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倾向,有几位依附于国民党,并因此参加了伪国民大会和伪国民政府,败坏了社会贤达的声誉,致使许多民主进步人士对这一称谓产生了极大反感,不愿再以社会贤达冠名。

2、无党派民主人士称谓阶段。后来为了与以往的“社会贤达”相区别,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在发给毛泽东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的致电中,首次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在筹备新政协时,我们党肯定并采用了这个概念。经中国共产党与各方协商,1949年新政协会议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郭沫若、马寅初、李达、周谷城等12人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成为被沿用,特指新中国成立前后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组织但参加了人民民主运动的无党无派知名人士。

3、多种称谓并存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老一辈无党派民主人士逐渐减少。新一代无党无派人士无论从社会基础还是成长经历来看,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于是出现了多种称谓并存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继续沿用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无党派人士;无党派爱国人士。除此之外,还有无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称谓。

4、无党派人士称谓阶段。2000年,中央统战部于下发《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统一使用“无党派人士”这个概念,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无党派人士这个概念,明确无党派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对象。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

(摘自《统一战线100个由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分享到:
(责编:闫妍)
相关专题
· 统战百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