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探月计划代号背后的故事

2013年12月15日05:39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探月计划代号背后的故事

2013

  中国“嫦娥三号”

1970

  前苏联“月球号”

1971

  美国“阿波罗”有人驾驶探月车

1969

  美国“阿波罗11号”

  环月飞行的嫦娥三号于14日晚顺利实施月面软着陆。从前苏联的“梦想”计划,到美国的“阿波罗”,再到兼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科技实力的“嫦娥”,我们以漂亮的“落月”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嫦娥”、“阿波罗”……这一个个围绕月球诞生的充满神话色彩的代号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积淀和梦想?

  “嫦娥” 中国的奔月女神

  “嫦娥”的得名源于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的坚持。2004年1月1日,在探月工程被批复的那天,他曾写下了一首诗,“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残壁遗训催思奋,虚度花甲无滋味。”

  对栾恩杰的“嫦娥”情结,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蒋登科深有同感。12月14日晚,蒋登科全家守在电视机前关注嫦娥三号探测器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每一个细节。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月在中国诗词中是相当重要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月亮代表着梦想之地。而嫦娥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探月科技,它更是一种梦想的代表,意味着一种“走出去”的憧憬。他说:“嫦娥三号探测器既是先进科学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让我们在先进科学技术中看到了文化的传承,作为肩负传承中文的人我很自豪。”

  嫦娥奔月的传说出自汉代《淮南子·外八篇》,本作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是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

  “阿波罗” 西方神话中的太阳神

  阿波罗登月计划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被提出,作为水星计划的后续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人阿伯·西尔弗斯坦当时选择以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命名此计划。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也是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阿波罗是众神之王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之子,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象征着“光明”。传说当阿波罗降生时,天空掀起了万丈金光,阿波罗的眉心嵌着一个耀眼的太阳。

  “梦想” 前苏联的直白代号

  前苏联“月球1号”于1959年1月2日在前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一枚战略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月球1号”没有按原计划撞击月球,而是在距月球5995千米处与月球擦肩而过,随后这个探测器进入日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行星。尽管这次飞行未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但它进入了人类以前从未到达的太空领域,完成了“投石问路”的壮举。随后前苏联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起了一个充满希望而又直白的名字——“梦想”。

  “辉夜姬” 日本人切开竹子找到的月神

  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探月卫星于2007年9月14日进行发射。该探月计划着眼于在月球轨道上环绕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照日本传统民间故事,这颗卫星名字叫做“辉夜姬”,这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美丽公主,出自日本文学名著《竹取物语》,是日本人的月亮女神。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老者在竹林中发现一棵竹子的中部闪烁发光,他小心翼翼地将竹子切开,竟然在竹子中发现一个漂亮的女婴,他认为这是月神赐予的礼物,这个女孩就是日本人的月亮女神辉夜姬。

  三国登月器同比例侧视图

  制图/乔宇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