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技术创新,南安发展新引擎

2013年12月13日08:07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技术创新,南安发展新引擎

  11日,在闽机机械公司,车间工人正忙着组装MLL500-1A流量测试机。该流量测试机由闽机机械公司自主研发,适用于机械式便器冲洗阀的流量测试,是一款能自动重复多次检测冲洗阀流量和出水时间的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水暖厨卫行业。“每台市场价格8.5万元,按年产量100台来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公司创收850万元。”该公司行政主管梁奕灿说,今年南安有4个项目获国家201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立项支持,项 目 资金总计300万元,MLL500-1A流量测试机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南安目前拥有31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34家省级创新型(包括试点)企业。今年8月,南安被确认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截至今年6月,南安累计专利申请量14610件、授权量107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177件、授权量235件。持续高涨的技术创新潮,成为南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劳务成本的提高,南安企业纷纷寻求技术创新,拓展更广阔的发生存和盈利空间。2012年,九牧出台创新基本法,每年将不低于销售额的3%作为创新资金,打造总部研发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高校研发实验室,以及一支150多人的研发团队。有些企业则选择牵手高校,引进高端人才,攻关技术难题。去年,德林机械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合作,共建德林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研发中心,改进水龙头抛光技术。此外,世光照明公司联合华侨大学设立南安LED产品检测与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白沙消防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森林灭火导弹研发基地。

  自建技术研发中心或是与高校合作,资金投入大,又具备一定风险,一般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做得到,可那些中小企业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政府的搭桥与助推。

  “拿水暖厨卫行业的抛光设备来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技术创新举步维艰,而进口的抛光机器手昂贵,动辄一台就要几百万。”南安科技局副局长林文智说,“为此,南安科技局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工程学院研发国产抛光技术。该项技术一旦转化为产品成果,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的压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南安首批确定60家“五清零”和50家“六提升”企业,从研发机构与人员、经费、活动、专利授权、政策等五方面进行“清零”,从研发机构、项目带动、产学研结合、知识产权、信息化运用、创新示范等六方面加以提升。2012年,“清零”企业全部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新增研发人员230人,研发经费累计5亿多元,其中40家实现专利“清零”;“提升”企业中有1家升格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3家变成高新技术企业,24家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技术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借鉴已有的技术成果。近年来,南安在光电、机械装备等行业设立专利数据库,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不久前,群峰机械装备制造公司研发出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齿轮连续传动改为齿轮与链轮交互传动,达到分组同向耙料的效果。“通过行业专利数据库,企业可以利用有效信息,提高新技术的研发起点,减少了经费投入。”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建海说。

  南安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让企业共享技术和人才资源。今年,南安与东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建行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生产力学院泉州石材分院合作,创建石材研究院。“与以往不同,这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将与高端人才长期合作,促成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林文智说,“以前,企业引进人才,只能为该企业服务,而公共服务平台就不同,其优势在于整合人才资源,为整个行业和产业服务,让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南安正在筹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南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按照“创新驿站”的工作模式,组织高校专家走进企业,开展“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解决急需的技术难题。

  此外,南安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技活动,深化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推动产学研合作。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