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5日04:51 来源:重庆日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监狱管理局积极向服刑人员亲属、执法监督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建议,针对文风、会风、工作纪律、公务接待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12个突出问题,即知即改,立查立改,取得良好效果。
倾情服务,消除监狱与服刑人员家属间的“距离感”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监狱管理部门从服刑人员家属了解到,家属对服刑人员的计分考核、劳动报酬、生活餐标准等规定不太了解,监狱执法监督员也反映狱务公开还做得不够。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局积极着手制定《重庆市监狱系统执法工作标准化手册》,现已形成初稿,拟于明年上半年出台,进一步规范监狱执法工作。
该局还积极组织民警开展服刑人员亲属“大走访”活动和“宣法规释疑惑、解难题促改造”专项行动,编印《监狱狱务公开宣传手册》2万余册,开展“法制基层行”活动10余次,提升了服刑人员亲属对监狱管理规定的知晓度。
在走访中,500多位监狱民警上门走访服刑人员亲属320余名,为贫困服刑人员家庭送去价值23万余元的慰问物品,帮助解决贫困服刑人员子女低保、入学等实际困难100余件。
另外,他们还建立起服刑人员日常表现、重大疾病、奖励、减刑、释放等重大事项向亲属告知制度,搭建监狱与服刑人员亲属沟通的桥梁。
针对服刑人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他们建立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技能培训率达100%,96%的服刑人员取得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对服刑人员开展订单式培训,1980余名服刑人员在即将刑满释放时就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
积极回应合理诉求,提升监狱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服刑人员亲属反映的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事项审批不及时的问题,该局认真研究了服刑人员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最合理及时的审批时限,确定将审批时限由原来的每月1次调整为每月3次;紧急保外就医一般情况下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3个工作日完成,提高监狱管理的工作效能。
监狱局还累计投入100万元资金优化候见大厅、亲情会见室等场所的环境,增添遮阳篷、饮水设备、休息椅、急救包、书报刊等便民设施,开展窗口“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茶水”等服务活动。
聚焦“四风”,建设廉洁正派高效的监狱干警队伍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市监狱局聚焦“四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整治奢侈浪费之风,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
该局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重新拟制公务车管理办法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积极解决公车私用和接待超标现象。同时,积极压缩“三公”经费,机关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同比分别下降37.92%、20.73%、27.98%。
针对基层反映的报表簿册过多过繁、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监狱发展等问题,该局积极清理了表簿册,清理后,需要各监狱上报市监狱管理局的表簿册由原来的155个减少为71个。
该局还对直辖以来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现已清理制度245个,拟废止制度51个、修订制度45个、新建制度11个,现修订和新建的制度均形成初稿,包含民警警容风纪、执法执纪和业务工作等方面,目前正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链接
市监狱管理局建立“主动走访、主动宣传、主动帮教、主动转化、主动维稳”的“五主动”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开展服刑人员亲属“大走访”活动和“宣法规释疑惑、解难题促改造”专项行动,印发《监狱狱务公开宣传手册》2万余册,开展“法制基层行”活动10余次;建立服刑人员重大事项告知制度;帮助解决贫困服刑人员亲属实际困难100余件,为贫困服刑人员送去各类物资合计23万余元。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