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老旧大院办公,官民都“舒坦”

王孺

2013年12月05日13: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最豪华区政府”“最‘牛’镇政府”等负面典型被不断曝光的当下,湖南一些县委因“蜗居”老旧的大院办公赢得社会广泛赞誉。(12月4日 新华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连偏远地区也建起了农民新村,破旧建筑似乎已经“落伍”,于是不少政府大楼开始“更新换代”。而湖南一些县委却“蜗居”老旧的大院办公,且几十年都没“挪窝”,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据悉,在湖南省临澧、衡东、石门、新邵、蓝山等十多个县,至今都在使用条件简陋、装饰陈旧的县委大院,它们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红砖瓦房,或木楼合院,古旧朴实甚至寒酸破落。

相对于老旧的县委大院,豪华的政府大楼早已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办公楼,被戏称为“世界第一县衙”,该楼及配套设施总花费达20亿元;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办公楼——龙奥大厦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造价40亿元,走廊周长为1公里,有40多部电梯,电话和电脑信息点插座45000个,是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单体建筑。

然而,这些风光的政府大楼,不仅得不到表扬和理解,反而淹没在人民群众的“声讨”之中。相反,真正屹立不倒且受到民众欢迎的,恰恰是那些坚守了几十年的老旧大院。我们不禁要问,官员难道不想住得舒服点?民众难道不想场地宽敞点,办事方便点?

在笔者看来,“蜗居”在老旧大院办公,反而让官民更“舒坦”!一方面,简朴的县委大院更方便领导联系群众,干部能更好地为民办实事,与群众“鱼水情深”,精神上自然很“舒坦”;当坚持在土坯房、低矮屋中奋斗几十年后,甚至会凝聚一种精神文化,让“屋檐”下的官员产生一种自豪感。另一方面,民众和领导干部距离更近了,门好进、事好办,还不用“看脸色”,心情当然也“舒坦”;对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不设防”的老旧大院更让人“亲切”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寒酸破落的县委“穷官不穷民”,有钱先“紧”老百姓。“楼顶长树、蛇出没”的临澧县委,在每个乡镇都建有环境幽雅的养老院,水泥路条条修到村民的家门口;“窝”在土坯房的卢氏县委,近几年先后投入30多亿元,改造旧城、建设新区。这些老旧县委大院坚守的不是“作秀”,而是为人民做实事,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的精神,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传家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