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节假日廉政短信犹如木门上锁

图八木

2013年12月05日13: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出台《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试行)》,在重大节假日前夕,以时间、人员、内容“三覆盖”的方式,统一制作和发送廉政短信,对党员干部等开展廉政提醒活动。(12月3日中国新闻网)

节假日廉政短信是四川省在强化正风肃纪,深化“四风”治理中,进一步提高重大节假日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采取的举措。笔者认为这非常好,不但可以给党员干部带去节日的祝福,更可以通过善意的提醒,让党员干部在节日中注意把握分寸,自觉筑牢廉政防线。使自己随时保持清正廉洁之风。

有人认为,这个廉政短信能够起到的作用实在太有限,短信提醒太温柔,不能够对党员干部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认为,这完全是误解了廉政短信的涵义。廉政短信其实也就只是一条节日提醒短信,想依靠短信提醒就能起到反腐倡廉的完全胜利,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廉政短信是什么?就像是挂在木门上的一把锁,锁不住任何东西。但就是这一把锁,却可以让居住在门内之人放心离去。为什么?这就是锁门效应。中国有句古话:“锁君子不锁小人”。那木门上的锁只对君子起作用,对小人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这廉政短信也是一样,只对那些有一定思想觉悟的人起作用。对那些本来就把持不住自己,本来就想当“小偷”想去贪污腐化的人来说,这廉政短信就如那挂在木门的锁,对这种小偷起不了任何作用。那么,这廉政短信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是起到了提醒作用。善意的提醒最容易让人接受。人都有忘乎所以的时候,特别是和一些“朋友”在一起开心的时候,更容易忘记自己是谁,在走向坠落场所时或许就是这一个短信提示让你清醒过来而悬崖勒马。廉政短信就如木门上挂锁,只起告知作用。木门上锁是告诉外人,这家人不在家。廉政短信是告诉当事人,有些东西你不能去碰,你自己要警觉、要警惕、要注意。如此而已。指望廉政短信起到完全反腐作用那是不现实的。

其次是起到警告作用。人都容易忘事,特别是自我感觉良好时、喝酒壮胆时就会去干一些平时很注意不会去干的蠢事。如果有廉政短信的及时提醒,或者说及时警告,当事人是否就可以清醒一些?自觉收敛一些?人们常说警钟长鸣,你也要有钟在耳边鸣才行,及时的廉政短信就是那“小警钟”,可以时刻在那些蠢蠢欲动的党员干部耳边响起。警告那些意欲不轨之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告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能起预防效果,不能起决定作用。这也如那木门上的锁,警告外人,别进来,进来就是违法犯罪。

最后是起温馨祝福的作用。过节时有人给你发个短信,尽管是廉政短信,但也会给广大党员干部送去节日的祝福。使党员干部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时刻被上级领导挂在心上并能够给予祝福应该是件高兴的事,能够增加自己在节日中的愉快心情。通过廉政短信的温馨提示,喝酒时自己可以少喝点、外出时可以注意安全、欢乐时可以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至于迷失自己。使自己切实做到“廉洁过节、文明过节、健康过节”。

廉政短信是党员干部耳边的一股清风,你注意它时它就存在,你忽略它时它就不存在,既不会影响你吃饭的心情,也不会增加你快乐的程度,你把它当回事它就起作用,你不把它当回事,它就不起丝毫作用。因此,对于廉政短信也是因人而异。还是那句话,廉政短信就是木门上锁,你是选择当君子还是选择当小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与门锁无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