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2日06:29 来源:新华日报
零点快评
来稿信箱:xhrbpl@126.com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
“特供”背后是特权。正因为有特权崇拜,所以“特供”才会无处不在。毋庸置疑,“特供”泛滥危害无穷。在人们对食品安全普遍感到焦虑的当下,为一些官员阶层量身定做特供食品,释放出市场食品不安全的负面信号。而官员一旦有“特供”吃,就不受食品安全隐患影响,推动问题解决的动力又有多大?有些商家为产品贴上“特供”标签大肆炒作,真真假假,既破坏市场公平秩序,又影响公众判断。
“特供”越流行,政府公信力越受损,老百姓的合法利益就越得不到保障。严禁“特供”,如果仅是去除“特供马甲”,可以想象,特供产品仍然改头换面“逍遥法外”。不铲除滋生“特供”的土壤,只是禁言“特供”,无疑是治标不治本。治“特供”,关键要铲除特权。
官员享用“特供”,就是利用权力获取特殊待遇和优质资源,无疑也是腐败。有些领导竟把“吃特供”当成身份和面子的象征,当成权力的荣耀。这样的官员何谈为人民服务?只有摒弃等级观念、权力崇拜和虚荣心理,“特供产品”才会失去市场。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