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越白丁
2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仲组文”的评论文章《不准为干部提拔“打招呼”》,分析了当前干部选拔中种种“打招呼”的现象、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坚决刹住“打招呼”现象的举措、要求,对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选人用人对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来说,常常是干扰多、压力大,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打招呼”之风。有的为了自己能够搭上干部调整的“顺风车”,千方百计找关系、找门路、找人脉。有的苦心钻研“关系网”,削尖脑袋寻找“路线图”,甚至不惜千山万水找到一些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为自己递条子、打电话、说好话。而一些领导干部总认为“打招呼”属于一种人之常情,是拉人一把、扶人上马、送人一程,这样“栽花种树”的好事,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也乐意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为找上门来的人“铺路搭桥”。
这种“打招呼”之风,实质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是一种“官官相护”的庸俗思想,也是一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特权思想在选人用人之上的集中体现。在来自四面八方“打招呼”的干扰之下,选拔任用干部往往成了权力和利益的“大比拼”,导致一些地方选干部往往不看德才表现、不看工作实绩、不看群众公认,用干部不看人岗相适、不看人尽其才、不看才尽其用,而是看来头、看关系、看亲疏。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败坏党风,影响事业,群众十分不满。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了私心,再简单的问题都会复杂化;没有私心,再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面对纷繁复杂的“打招呼”,关键是看有没有私心作怪,能不能做到公道正派。要强化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精神,不怕挨骂、不怕受委屈、不怕得罪人、不怕当恶人、不怕打击报复,做到有担当,讲原则,敢负责,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要守好门、把好关,不当“老好人”,不做“橡皮图章”。不管压力有多大,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发现干部有问题,一定要如实反映,认真核实。要肯为优秀干部说公道话,敢对弄虚作假者说硬话、对跑官要官者说狠话。
从根本上来看,抵制“打招呼”之风,就要坚持以好的制度选人、以好的程序选人、以好的原则选人。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要做到讲规矩、守纪律、按程序,不出差错,不出纰漏。特别是对那些“打招呼”的人,要保持警惕,格外小心,从严把关,不能降格以求,不能迁就照顾,不能顺水推舟。要多些“刚性”、少些“变通”,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降低、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不让那些热衷于找关系、跑门路的捞取好处、占到便宜,让“打招呼”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正公道正派地考察、评价、推荐和使用干部,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关专题 |
· 干越白丁文集 |